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把握人工智能發展機遇
人工智能日益成為新一輪產業革命的引擎。在人工智能領域,中國大體上能與世界先進國家發展同步,完全有能力躋身新工業革命前列。我們應該依托互聯網平臺提供的人工智能,創新公共服務方式,加快人工智能核心技術突破,促進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智能終端、智能汽車、機器人等領域的推廣應用,培育若干個引領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骨干企業和創新團隊,形成創新活躍、開放合作、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
中國經濟發展正進入一個新常態。經濟發展方式正從規模速度型的粗放式增長向質量效率型的集約式增長轉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求我們在適度擴大總需求同時,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從生產領域加強優質供給,減少無效供給。因此,在大力淘汰“僵尸企業”同時,我們要更多地依靠改革、轉型、創新來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力。
在中國新一輪改革發展關鍵時刻,人工智能技術確實給我們提供了一個彎道超車機會。作為制造業大國,近年來中國低成本優勢逐漸消失,制造業轉型迫在眉睫。對企業而言,利用好新一代信息技術將是其在新時代成長環境中抓住機遇的關鍵。我們應充分利用大量企業正在轉型升級的機會,強化企業在人工智能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充分發揮百度、阿里巴巴、騰訊等在人工智能領域已經有所建樹的大企業作用,緊盯人工智能研究最前沿發展,打造引領全球人工智能發展的骨干企業。同時,培育若干個中小智能企業,支持他們面向市場需求來確定創新突破口。國家應從資金、稅收、人才、知識產權、放開管制等方面入手,大力營造有利于人工智能領域企業發展的政策環境和制度環境。鼓勵企業結合市場和國家需求,將人工智能的基礎和應用研究產品化、商業化,實現產業鏈的優化和調整。
推動技術創新應該成為國家的重要使命和責任。人工智能是一項搶占未來競爭高地的基礎性技術,研究經費耗費巨大,超出個人甚至企業承受范圍,更需要國家戰略層面的資金支持和參與。政府工作重點在于政策引導與資金支持,特別是在基礎研究領域中,應該抓緊制定政策,建造一批國家級、基礎性、共性技術的人工智能研發基地和平臺。高校與科研機構則應在推動基礎和應用研究上和人才培養上發揮重要作用。國家還應鼓勵一部分高校開辦人工智能專業研究所與學院。
最后,還要把自主創新與引進消化再創新相結合。雖然人工智能領域中的很多最前沿應用技術掌握在國外,特別是在美國高科技中小企業手中,但他們缺乏大規模低成本的制造能力與市場營銷能力。中國制造業和美國中小科技企業有著天然互補性。應支持中國風險投資加大對前沿中小公司的投資,再把這些產品引進國內生產,把中國一部分制造業打造成全球人工智能產品制造鏈條中的關鍵環節。
(作者湯敏為國務院參事,左小蕾為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鄒雅婷摘編,略有改動)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發展 企業 中國 創新 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