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連環畫:難忘的精神圖畫
坐在小板凳上,花兩分錢租賃一本連環畫,然后饒有興趣地欣賞。這是兒時的記憶,卻刻骨銘心。
連環畫是一種古老的漢族傳統藝術,以一幅幅連續的圖畫來敘述故事,刻畫人物,是各種年齡和文化層次都可以接受的一種通俗讀物。北方人稱之為小人書,南方人的叫法更奇葩些:公仔書、菩薩書、伢伢書。
連環畫的歷史悠久。出土的馬王堆漢墓,就發現漆棺上有許多“故事”,如“土伯吃蛇”“羊騎飛鶴”等,這些故事都是用一幅幅連續的畫幅來描繪的。莫高窟的敦煌壁畫中關于佛本生故事,表現手法也是連續的繪畫。到了宋代,印刷術發達,連環畫自然從石頭和墻壁,轉入到紙張上。這應該就是連環畫的演變過程。及至民國時期,連環畫已經成為出版印刷的重要內容。《西游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封神榜》等名著,都有連環畫版本問世。葉淺予的《王先生》、張樂平的《三毛流浪記》,是這個時期重要的作品,風靡幾十年,迄今還被人津津樂道。
連環畫真正走向繁榮發達,是在新中國成立后。1951年底,一本新期刊面世——《連環畫報》。顧名思義,這是一本以連環畫為內容的刊物,也是連環畫界的最高、最為權威的出版物。她一經出現,立即贏得一片喝彩。畫刊主要刊登一些大眾喜聞樂見的作品,這些作品盡管多從政治上解讀一個時期的黨和政府的大眾方針,但活潑的表現形式卻得到了諸多讀者的認可和追捧。所以,當時的《連環畫報》發行量和影響力相當大。
當然,單行本的連環畫受歡迎的程度并不在專業刊物之下,甚至更高一些。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看連環畫是國人主要的娛樂方式之一。那個時期,娛樂生活相對單調、匱乏,有知識有文化的人也不像今天比比皆是。許多人接受不了純文字的讀物,特別是學齡前或剛踏入校門的孩子,認的字有限,卻又有強烈的求知欲、好奇心,連環畫恰恰迎合了這種需要,彌補了這個缺陷,成為相當多人的“摯愛”。一批在今天看來仍很有藝術價值與藝術地位的連環畫應運而出。像丁斌曾、韓和平的《鐵道游擊隊》,賀友直的《山鄉巨變》,陸儼少的《牛虻》,趙宏本的《白蛇傳》,劉繼卣的《楊門女將》《朝陽溝》《東郭先生》等,深深教育和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印刷數量更是出奇地驚人。10冊的《鐵道游擊隊》先后再版20次,印數達到3652萬冊。
連環畫能如此“走俏”,與繪畫者的精心投入密不可分。當年許多一流的畫家進入連環畫創作隊伍,并成為領軍人物。像程十發、劉繼卣、王叔暉,原本都是國畫大師,已經是登峰造極,卓爾不群,又參與連環畫創作,自然無形中提高了其藝術水準。多年之后,連環畫成為收藏品進入拍賣市場,其實更多的人看重的是原創畫家的藝術價值和地位,而并非所謂物以稀為貴的連環畫本身。
名家置身連環畫,另一層原因是稿費很客觀。退回若干年前,畫家作品的價位并不像人們想象得那樣豐厚。本人在西安鼓樓曾看到過齊白石的50年代初期條幅作品,畫得十分精美。講解員解說時告知,當時每幅的收購價只有40元人民幣。而連環畫,按幅付費,一部作品少則三四十幅,多的近百幅,幾百元甚至上千元稿費不足為奇。畫家們也要養家糊口,“移情別戀”便是情理之中了。
“文革”中,連環畫跟其他文學藝術一樣,慘遭浩劫,人們的精神食糧更加短缺。為此周恩來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初期作出批示,恢復連環畫出版。八個樣板戲自然是重中之重的題材。但畫樣板戲,是“政治任務”,不得半點“走樣”。作者也是百里挑一,除了政治上信得過,業務上也必須是“尖子”。我的親戚楊文仁,原山東美協副主席,花鳥大家,17歲就在《連環畫報》上開始發表作品,累計創作了上萬幅連環畫,30歲那年,被選中繪畫八個樣板戲之一的《奇襲白虎團》。他跟著“樣板團”輾轉長春、北京等地數月,其間每逢演出他都要選擇不同的角度坐在臺下觀摩,一招一式都按演員的動作畫下來。但作品出版時,一分錢稿費沒有且不說,署名還是“集體創作”。結果“文革”結束后,出版社要出版“‘文革’樣板戲連環畫”,打聽了半天才找到他本人。
“文革”后,連環畫還曾風光過一陣,許多畫家打破了以往單一的創作手法。前面提到的楊文仁,在上世紀七十年代創作的《聶小倩》,選用工筆重彩繪制,四十多幅作品,幅幅都是精到的工筆水墨畫。丹青妙筆,如臨其境,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這在當時也算是別開生面,影響頗大。
如今,連環畫逐步退出人們的視野。但許多人不會遺忘曾伴隨一代代人成長起來的,那些比巴掌大不了多少,卻蘊藏著知識和智慧的“精神圖畫”,更忘不了由其帶來的那些歡快的歲月和時光。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連環畫 精神圖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