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把核心價值觀融入法治建設
法治的核心要義即法的統治,而不是人的統治。要實現法的統治,必須依法監督和制約公權力。法治政府建設是監督制約公權力,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里的最有效途徑。因為法治政府的基本特征就是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只有通過科學配置政府職能,嚴格依法限制政府濫用權力,防止政府濫用權力,才能防止公權力濫用。也只有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公民的權利才能夠得到有效的保障,社會才能越來越公平公正,國家也才能長治久安。
真正實現有效的監督,必須要在民主和法治的保障下進行。要進一步建立健全民主制度,保障民主權利,在保障民主選舉、民主監督、民主管理、民主決策等權利的基礎上,繼續擴大民主權利,落實參與權、表達權、知情權、程序參與權和監督權等新興權利。
要通過立法和制度建設,對公權力加以嚴格的硬約束,主動引導和利用公眾已經逐漸覺醒的權利意識和監督熱情,發揮互聯網時代新媒體的特點,開通互聯網舉報、投訴等平臺,構建全天候、無死角的監督制度,實現對地方各級黨政領導干部的有效監督。
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依托,完善社會矛盾化解與行政爭議解決機制
當前,我國的社會矛盾糾紛呈現出數量過多,參與主體多元化和有組織化,表達宣泄方式極端化、暴力化、網絡化等特征,影響了社會和諧與穩定。盡管有一部分糾紛依靠行政手段甚至依靠行政首長的個人意志推動得到了解決,但這樣的糾紛解決方式在深層次上破壞了糾紛解決機制的客觀性、權威性、終局性,埋下了更多的社會隱患,不利于定紛止爭,不利于有效維護社會和諧穩定。
應當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指導,進一步完善社會矛盾化解與行政爭議解決機制。通過對體制機制的變革,使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等法治化的爭議解決渠道成為最有效的、最受公眾信賴的糾紛解決方法,引導公眾在正當、理性的法治程序之下,進行平等、自由、充分的表達,防止因為訴求不滿而引發的糾紛升級為劇烈的、對抗性的沖突。
應當進一步擴大行政復議、行政訴訟、國家賠償制度的受案范圍,降低起訴條件,將更多的爭議納入到法治渠道進行解決;應當改進審判方式,充分利用調解和解制度,推動行政爭議的實質性解決,及時化解社會矛盾,調和不同價值的沖突,保證社會的和諧穩定。
應當進一步推進司法體制改革,破解制約司法公正的體制性因素,在試點跨區劃法院和集中管轄行政案件的基礎上,推動設立專門行政法院,促進行政案件的公正審理,以司法公正帶動和保障社會公正,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應當進一步完善案例指導制度,及時選擇對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示范作用的案例發布,通過案例解釋法律,統一法律適用標準,保障同案同判。應當增強裁判文書說理,真正做到“以理服人”,滿足人民對公正的期待,通過對公正價值的保障,促進社會的文明、和諧與友善。
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高領導干部的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
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成效和進展,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法治工作隊伍。而其中最為關鍵的部分,是各級行政機關領導干部這一“關鍵少數”。《關于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意見》同樣提出,黨員、干部要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模范。可以看出,無論是在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的進程中,還是在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過程中,領導干部都應當充分發揮表率作用,身體力行、率先垂范。
各級領導干部應當積極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融入提高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的過程中。目前,大部分地方政府已經建立了常態化的領導干部學法制度,開展了領導干部法治專題培訓班、法治專題講座等一系列活動。應當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學習活動與領導干部學法制度相結合,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貫穿到學法過程中,增強法治教育的價值色彩和道德底蘊。在提高領導干部法治意識和法治素養的同時,提高領導干部的道德水準與道德追求,推動領導干部真正理解、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并保證各級領導干部有能力將其融入和貫徹到法治政府建設的各個環節。
(作者單位:中國政法大學)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價值觀 核心 社會主義 法治 執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