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天下 天下
記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人們:六個故事,六種表情
新華社北京2月21日電題:六個故事,六種表情——記京津冀協同發展中的人們
新華社記者劉元旭、張虹生、李鯤
早春二月,大地回暖。肇始于三年前那個春天的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令三個地方的人感受到了澎湃的脈動。
京津冀21.6萬平方公里的熱土上,1億多百姓經歷了怎樣的變化?記者在基層采擷了六個故事,記錄六個人的表情,一窺三地人們生活工作情況。
高興:“1公里的巨大差距終于縮小了!”
1公里很近,蔡金蓮去位于鄰村的四姐蔡金榮家串門都是步行;1公里很遠,蔡金蓮家鄉的生活水平30多年來始終遠遠落后于蔡金榮的村子。
蔡金蓮和蔡金榮出生在位于京津冀交界處的瀝水溝村,那里屬于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陡子峪鄉。30多年前,蔡金蓮留在了本村,四姐蔡金榮則嫁到了隔壁的將軍關村,而那里屬于平谷區,屬于北京。雖然兩姐妹家距離只有1公里,但生活水平差距卻越拉越大。
蔡金榮住上了二層別墅,蔡金蓮家的平房略顯破舊;蔡金榮上世紀80年代就喝上了深井打的自來水,蔡金蓮卻一直喝著雨水和山泉水混存的水窖水;連接姐妹倆家的是一條南北向的公路,蔡金蓮村里在外上學的孩子中流傳著一句話:“坐車不用看窗外,一顛簸就知道回河北了”。此外,因為路不通,蔡金蓮去同鄉的前干澗村還要先繞道北京,再繞道天津,才能到達。
雖然工資收入、醫療、教育等方面還有很多差距,但2014年9月,記者第一次見到蔡金蓮時,她只說了三個希望協同發展迫切解決的“小愿望”——喝上干凈的水、打電話不用擔心長途和漫游、交通更方便;2017年2月9日,記者第三次見到她時,她家門口的路馬上要重修了,深井水通過自來水管道入戶了,手機長途和漫游費取消了,她的小愿望基本實現了。
“三年來,這1公里的巨大差距終于縮小了!”蔡金蓮說。而問到蔡金榮對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期待,她說:“我就希望我妹妹能過得更好一點。”
堅定:“30年前我們放下鋤頭拿起網,如今我們毀網賣魚再尋出路!”
有人收獲,就總有人付出。
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的白臺子村黨支部書記李健民,現在總喜歡站在潘家口水庫岸邊,靜靜望著遠處自己經營了十幾年、年前剛剛清理完畢的網箱養魚水面,一站就是半天。
“30多年前,這里修了水庫,淹沒了村莊和農田,我們放下了鋤頭拿起網。今天,為了守住這一缸碧水,我們毀網賣魚再尋出路!”李健民說。
上世紀70年代末,引灤入津工程在李健民的家鄉修建水庫蓄水,淹沒寬城縣4個鄉鎮17個行政村,共移民23000余人,其中留在庫區后靠的移民萬余人,沒了地的農民們開始琢磨著在水庫養魚。
2001年,李健民加入了養魚行列。“那時真的很掙錢,一個7米乘7米的網箱,養魚一年能賣3000多元,純利2000多元!”談起網箱養魚收入,李健民難掩興奮,“一般每年純收入都在20多萬元?!?/p>
然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庫區百姓開始網箱養魚,腰包越來越鼓的同時,水庫也不堪重負,水底的飼料沉淀物達到數米,水質急劇惡化。
為保護潘家口水庫這一京津冀地區的重要水源,在落實協同發展戰略過程中,河北省自上而下以壯士斷腕的決心,自去年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財力全面清理網箱養魚。拆除了網箱,對于李健民來說就等于砸掉了金飯碗。聊起此事,他話語中透露著不舍。
“但是,養魚的太多,魚死的也多,何況下游人民還要喝水,網箱確實應該清!”李健民語氣堅定。在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為留住綠水青山而做出奉獻的漁民們,正在探索著轉型的道路,走向新的金山銀山。
驚訝:“真沒想到,傳統工業園實現了華麗轉身!”
轉型升級是發展的必由之路,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中,一個故事格外生動。若不是深入調研,記者難以想象,“天津京津電子商務產業園”竟是由地毯園轉型升級而來。
“真沒想到,傳統工業園實現了華麗轉身!”在天津武清區崔黃口鎮,天津京津電子商務產業園有限公司總經理楊東芳激動地說。
崔黃口鎮地處天津武清區東北部,毗鄰北京與河北,是聞名中外的地毯之鄉。2009年8月,天津市政府批準在此設立天津地毯產業園。然而,受經濟危機影響,低附加值、高環保成本的地毯產業逐漸走入夕陽,2011年底,地毯產業園年稅收僅為5000萬元。
“轉型升級從那時起已經成為園區的共識,但問題是,該怎么轉?!睏顤|芳對那時的困惑記憶猶新。
編輯:秦云
關鍵詞:京津冀協同發展 京津冀協同發展三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