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徐梓:蒙學與傳統文化
■2017年1月25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中指出,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燦爛輝煌,在5000多年文明發展中孕育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國傳統蒙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牙牙學語時的《三字經》到埋頭研究的《幼學瓊林》,都是啟蒙教育中最受關注的蒙書,其中蘊含著的人生哲理,既是孩童時期重要的精神食糧,也是人一生中人文道德修養的基礎。日前,全國政協召開雙周協商座談會,圍繞“辦好學前教育”建言獻策。本期講壇邀請一直致力于中國傳統文化教育研究的徐梓教授介紹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學前教育——蒙學的內容。
徐梓
蒙學與傳統文化
我們要從一首稱之為《村學詩》的詩開始今天的蒙學講座。大家知道,誦讀是傳統啟蒙教育中最經常的情形。為了更加貼近我們的對象,感受傳統啟蒙教育的實情,我們就將這首詩朗讀一下:
村學詩[清]郭臣堯一陣烏鴉噪晚風,諸生齊逞好喉嚨。趙錢孫李周吳鄭,天地玄黃宇宙洪。千字文完翻鑒略,百家姓畢理神童。就中有個超群者,一日三行讀大中。
想想看,這首詩說的是一天中什么時候的情形呢?是的,傍晚時分,村頭的老樹上,成群的烏鴉在晚風中鼓噪。學堂里,即將結束一天學習的孩子們,懷著就要回家的興奮心情,扯開喉嚨,賣勁地、最后一遍地大聲朗讀著課文。讀的是什么呢?讀的是“趙錢孫李周吳鄭”,讀的是“天地玄黃宇宙洪”,讀的是《百家姓》和《千字文》。這是中國古代的兩種識字讀本,中國傳統的啟蒙教育正是從識字開始的。
“千字文完翻鑒略”,《鑒略》是明朝萬歷年間李廷機編寫的有關中國歷史的啟蒙課本,因為用五字一句編寫而成,所以又名《五字鑒略》,或者叫《五言鑒》。“百家姓畢理神童”,《百家姓》讀完了讀《神童》。《神童》指的是相傳北宋神童汪洙所作的《神童詩》。“就中有個超群者,一日三行讀大中。”其中有個特別優秀的學生,他讀的與眾不同,是“大中”,也就是“四書”中的《大學》和《中庸》。這些儒家經典,本來不是啟蒙教育階段學習的內容,所以即便是聰明的孩童,初學時也不過是一日三行,進度非常緩慢。
這首詩把中國傳統啟蒙課堂里的情形,表述得非常典型和集中,傳達得非常生動和形象。傳統啟蒙教育的教學內容和方式,在這首詩中描述得很清楚。我們也可以說,這首詩是了解中國傳統啟蒙教育的活標本。
這首詩出自清朝郭臣堯的《捧腹集》,這本書我只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看到了一個手抄本。它包括14首七律,即每首八句,每句七字,共56個字,全書也不過784個字。所謂“捧腹”是用手捧著肚子,形容大笑的情態。實際上,郭臣堯的《捧腹集》描寫的都是塾館中的生活,特別是塾師居處簡陋不堪,教學條件艱苦,塾師遠離親人、孤苦寂寞,飲食粗劣,蒙童頑皮,描寫的是塾師的艱難困苦,辛酸苦痛,一點也不好笑。
中國傳統啟蒙教育也被稱之為蒙學。“蒙學”這個詞,最早出自清朝末年的孫詒讓,是一個較晚才出現的詞匯。什么是蒙學?我們先看兩個權威辭書的定義。如《中國大百科全書》:“中國封建社會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學校。”《辭海》:“蒙學又稱蒙館,是中國封建時代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的學校。”
這兩本辭書的定義,都把蒙學的概念狹隘化了。實際上,“蒙學”是一個特定層次的教育,是傳統啟蒙教育的省稱。所以,蒙學不是一棟建筑,不是單純的教學組織機構,不是一所學校,而是特指我國古代對兒童所進行的啟蒙教育,其中包括教育的目的、教學的內容、教學的原則和方法、教學的主體和對象等多方面的內容。所以,《中國大百科全書》和《辭海》的定義,都不是全面的,甚至可以說是錯誤的。由此可見,對再權威的專家和辭書,我們都不能盲從,不能輕信。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我們都必須保持警醒,獨立自主地運用自己的理性。大學教育最重要的使命,就是要讓我們的學生習慣運用這樣的理性,并有能力運用這樣的理性。
接受啟蒙教育的兒童稱作童蒙,這兩個字互乙,稱蒙童也成立。童說的是兒童,說的是幼稚,蒙則強調的是無知少識。
承擔啟蒙教育的老師,被稱為塾師。在舊時,塾師有眾多不同的稱謂。一般稱塾師、館師、蒙師、學師、蒙館先生、訓蒙先生、教書先生、書師、教讀,這些稱謂著重塾師的工作性質而言,屬于沒有褒貶的中性。家塾中尊稱塾師為西席、西賓、館賓,更正式的則稱西席夫子。傳統的學塾,往往位于人煙稀少的窮鄉僻壤,塾師因此有村學究、三家村夫子的謔稱。學塾中的學生,小的四五歲,大的10多歲,正是好動頑皮的年齡,塾師也被戲稱為猢猴王、孩子王。在很多人眼里,塾師年老力衰,學問淺薄,眼光狹隘,思想固陋,因而以老學究、冬烘先生相譏諷。
傳統啟蒙教育中的用書,無論是曾經用于教學的教材,還是一般的讀本,在過去統稱作蒙書,也稱之為蒙養書、小兒書,也有像陸游那樣,稱作村書的。因為在啟蒙教育階段,識字是基本的、主要的內容,也有的稱之為“字書”。
有一種說法,說蒙學又稱小學,這種說法不錯。但我們也不能把傳統的小學和蒙學完全等同,不能在歷史文獻中,只要遇到小學,就把它理解為蒙學。這是因為在中國傳統社會,“小學”這個概念,內涵和外延都在不斷變化,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有不同的所指。按照我的導師張舜徽先生的說法,小學在春秋戰國時期,是指8歲離家外出就學,學習兒童要掌握的各種最基本的禮儀;漢代則是指學習《倉頡篇》、《急就篇》這樣的識字讀物;宋代則特指朱熹和他的學生劉清之(字子澄)合輯的《小學》一書;而清代則是指文字、音韻、訓詁之學,也就是弄清楚每個文字的字形、字音和字義。當時的人認為,這是治學特別是研究經學的基礎,所以稱之為小學。如果說前三種“小學”,與我們所說的啟蒙教育,都有或多或少的關系的話,那么,清代的小學,則與這一概念相去甚遠了。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徐梓 蒙學 傳統文化 《三字經》 《幼學瓊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