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推薦 推薦

最高法執行局長詳解執行難四大頑疾與對策

2017年02月16日 09:22 | 作者:劉子陽 | 來源:法制日報
分享到: 

“解決執行難問題,首先要厘清原因。造成執行難的原因很多,外部因素主要有被執行人隱匿轉移財產、逃避規避執行、外界干擾執行、財產處置變現困難等。”2月14日,最高人民法院在浙江杭州舉行“向執行難全面宣戰”主題公眾開放日,最高法執行局局長孟祥詳細解讀了執行難頑疾與對策。

1120474816_14872023256241n

網絡查控破解查人找物難

執行難,第一大難題在于查人找物。傳統模式效率低下,覆蓋面小,大量案件難以實際執行,當事人的合法權益難以實現,必須探索信息化時代背景下查人找物新模式。為此,最高法著手建立覆蓋全國及主要財產形式的網絡化查控系統。

據了解,2014年年底,最高法正式開通“總對總”網絡查控系統,現在已經實現對多種財產形式的“一網打盡”。最高法與3400多家銀行以及公安部、交通部、工商總局、人民銀行等單位實現聯網,可以查詢到被執行人全國范圍內的存款、車輛、證券、網絡資金等14類16項信息。全國所有3520家法院都能使用該系統進行查控。

孟祥舉例說,甘肅的法官坐在辦公室里就可以直接查詢到河南當事人在鄉鎮銀行的存款情況,這是過去很難想象的。“總對總”查控體系大大提高了執行效率,降低了執行成本,有力維護了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執行到位率因此出現逐年上升的態勢。

截至目前,全國法院利用網絡查控系統共查詢案件975萬件、凍結752億元,查詢到車輛1427萬輛、證券133億股、漁船和船舶12.6萬艘、互聯網銀行存款2.37億元。

“黑名單”令老賴處處受限

執行難的第二大難題,在于當事人規避抗拒執行、轉移隱匿財產。最高法為此推出失信被執行人“黑名單”制度,與有關部門對失信被執行人進行聯合信用懲戒,讓失信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迫使其主動履行義務。

據悉,2013年,最高法出臺相關司法解釋,進一步規范建立失信被執行人名單庫,截至目前,共納入失信人673萬例。2014年年初,最高法聯合中央文明辦等8個部門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開始對失信人實施聯合懲戒,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限制老賴出行。

截至目前,全國法院共限制615萬人次購買機票、222萬人購買動車、高鐵票。去年12月底,最高法與公安部、中國民航信息集團公司、中國鐵路總公司聯手,綁定當事人的身份證與其他證照,徹底限制其通過各類身份證照購買機票和火車票。

孟祥說:“為進一步擴大聯合懲戒范圍,最高法與國家發改委等44家單位簽署了備忘錄,實現對失信被執行人多層面限制。截至目前,限制失信被執行人擔任企業法定代表人及高管7.1萬人。僅中國工商銀行一家就拒絕失信被執行人申請貸款、辦理信用卡55萬余筆,涉及資金69.7億元。

一些特殊主體,如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基層人大代表、政協委員、黨代表等也被納入失信名單。其中,部分人員因失信受到開除、撤職、降級等處分,有關資格受到影響,被取消招錄、晉升或是被罷免。孟祥說,聯合懲戒措施產生很大震懾力,近百萬名失信被執行人迫于壓力,主動履行了法律義務。

編輯:李敏杰

01 02

關鍵詞:執行 最高 高法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中文乱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 色狠狠一区二区三区香蕉 |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二区三区蜜月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三级人a 起碰97视频在线观看国产 | 亚洲最大在线观看AV网站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