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重塑新農村的“三美”
“一去二三里,煙村四五家。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小橋、流水、人家,青瓦、白墻、雞鴨”,這是古人眼中的鄉村美景。今人眼中的鄉村美景,還要加上現代化的公共設施和公共服務,在一些人眼里,這可能就是理想中的新農村了。但金玉其外,還應秀慧其中,當下新農村建設不僅僅是蓋上新房修好路,就算是現代化的新農村了,她應該具備三美,即生態環境美、社會和諧美、人的心靈美,各美其美,美美與共,鄉村才能實現現代化的“大同”,進而推進城鄉大同。硬件再美,社會離散,人心不暖,也只是徒有其表。當下亟需抓好五個重塑。
重塑鄉情鄉誼
現代社會人情關系越來越冷漠,不管是友情、親情還是愛情,都越來越淡薄,這是一個令人憂慮的現象。人情是社會結構的粘合劑,人要是沒有感情,社會就會一盤散沙。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變化有很多,但是最有價值的,或者說影響最深刻的變化,就是跳出了發展關系的陷阱,擺正了人與人、人與物、人與自然的關系。特別是今天人們的生活已經由過去生存競爭變成利益合作的大背景下,更應親密相處。在以合作為主旋律的社會背景下,重塑人的鄉情鄉誼非常重要。
人是感性動物,人要是沒有感情就跟禽獸差不多了。對一個社會來說,沒有感情的社會是危險的社會,是可怕的社會,是離散的社會。今天面對這樣一個形勢,鄉村社會的鄉情鄉誼必須重塑,否則在社會化分工越來越細,每個人所從事工作的價值比重越來越小的情勢下,社會結構的離散將危及每個人的生存與發展。鄉村社會是一個熟人社會,和城市不一樣。鄉村社會世世代代聚族而居,祖傳下來的熟人關系,熟人社會的游戲規則,就是通過感情連接起來的。近現代以來大學西方,想什么都靠契約,契約雖好,但是中國社會和西方不一樣,西方是移民社會,大家來自東西南北,陌生人社會需要契約。中國熟人社會長期積累的誠信體系,可以解決許多問題。當然熟人社會也有他的不足,打官司沒有依據,合同都有依據,我們一些商業活動可以借鑒,但人與人相處的時候,友情不是金錢能代替的,必須把這個弄清楚。
重塑家園紅利
所謂家園紅利就是一個熟人社會長期積淀的福利,你在一個地方長期生活,經過世世代代的積累,這種福利隨時可以支取,不要任何條件,不需支付任何代價。比如資源配置,應急事務的處置,鄰里互助,矛盾的調解等。
借錢就是資源配置,在陌生人社會跟誰借錢?銀行貸款不光成本很大,還要耗費很多時間,但是在熟人社會,什么都不需要,不需要借條,也不需要考察,更不需要抵押,想都不要想,就可以把錢或物借去一用,這就是紅利。還有像應急事務的處理,失火,全村人都去救火,不講報酬不計代價,都是自覺自愿自發的。農村曬糧食,中午正吃飯時突然趕上大雨,全村人丟下飯碗就去搶收,這只能是鄉村熟人社會里才有的事,這就是家園紅利。再如鄰里互助,大人不在家,孩子沒吃飯,鄰居馬上就端飯過來,這種互助在城市陌生人社會里也很難發生,住了多年的對門鄰居互不講話,司空見慣。家園紅利一個是有很強的向心力,一個是有很強的歸屬感。為什么說故土難離?家園紅利的向心力、歸屬感、凝聚力在起作用。
農村新社區建設,必須摒棄城市陌生人社會的惡習,重新培植家園紅利。不然社會將逐漸分裂,凝聚力、吸引力、歸屬感,都沒有了,誰還會愛那片社區?誰還會積極參與建設那片社區?今天新社區建設要提高社區的向心力、凝聚力、歸屬感,自然生成的家園紅利就會幫你解決許許多多的問題,我們如果是光靠法律處理鄉村矛盾解決鄉村問題,一個村設一個法庭,天天開庭,你都解決不完。許多農村的事都是靠內部的機制來處理的。鄉規民約從宋代就形成了,藍田鄉約非常有名,就是解決這些問題的典范。什么事都找政府,政府的包袱越背越重,化解不了,農村的許多事只能靠它自身,自我消化。今天我們要好好發育社會組織,讓百姓自己管理自己的事務,靠家園紅利的累積化解矛盾,增進互信,提高社會的融合度,增強社區的歸屬感。
重塑原鄉世家
原鄉世家是指那些原鄉大姓、名門望族。名門望族世家大姓是一個地方的群體形象,很多名人都是從世家大姓出來的,因為他有優秀傳世的家風家教家訓,非常起作用,影響就是靠這個。這些世家大族不僅影響他本族的人,對當地社會四方鄉鄰都產生非常大的影響,都以他為標桿,是當地人的驕傲。世家望族不是簡單生成的,俗話說,三代才能出一個貴族,世家望族家風的養成,家訓的錘煉,家教的素養,都是靠多少代的積累。
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而言,家庭的集合就是家族,家族的集合就是民族,民族的集合就是國家,這是一個環環緊扣的生態鏈。構成一部完整的民族史或者國家史,必須有四大部分組成,國有史,國家要有史;方有志,地方上要有志,省志、市志、縣志、鄉志、村志,中國最有名的村志是安徽池州杏花村志,她是唯一被選入四庫全書的村志;族有譜,家族要有家譜,這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反映歷史的重要一環;家有信,即家庭成員之間或與親戚朋友的書信來往。家書的往來最能反映社會底層的生活和社會的真實面貌,都是生活的細節。原鄉世家沒有放到應有的位置,主要是因為近現代以來反封建反宗法反過了頭,把其精華也反掉了,好的家書家訓家教再傳多少年都是治家做人的精品,正能量要繼續發揚光大,不能只看到其負面因素。
重塑新鄉賢
鄉賢文化是中國古代士階層文化在鄉土社會的表現形式。鄉紳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是一個特殊階層,非官非民,介于二者之間。宋代開始禮下庶人,縉紳階層的稱謂從那時開始,明代知識分子入仕途很難,一部分人就選擇不當官回到家鄉,發揮自己的才能,尋找實現自我價值的路徑,還有許多退休歸隱的官員也回到家鄉定居,他們共同組成了這個群體。士紳階層在明代被正式確認,明世宗時期明確這一階層。這個階層雖然是處于非官非民的尷尬境地,但是他的作用相當大,對于鄉村基礎教育的構建,鄉村道德價值的導向,傳統文化的傳承,社會治安的管理,包括資源配置、社會矛盾的調處、鄉規民約的完善等,特別是在戰亂年代或者是郡縣勢力弱的地區,這些人起到穩定器的作用,社會秩序主要由這個階層來維持,沒有他們社會就亂了。
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中有一段話:從基層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鄉賢文化就是維系著龐大的中國社會正常運轉幾千年的一個基層力量。但是近現代以來,特別是城鄉二元制度以來,農村精英都是單向道地流向城市,當官退休在城里,經商的人也在城里,精英全都留在城里。今天應該把單向道的精英流失格局加以改變,采取一些措施,鼓勵退休干部包括工人和經商的人到農村去建設家鄉,掀起一場“新下鄉運動”。中電集團總工程師劉滿堂到山西某村去做第一書記,廳級領導當村官,在當地的影響非同一般。有的人從走出鄉村的那一刻,就成為當地的標桿,若要回到鄉村去,標桿的價值更大,方方面面都會起到導向性的作用,今天我們應該利用他們的價值標桿引導鄉村文明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這是一個潛力巨大的尚待開發的資源。
重塑鄉村價值
五十多年的城鄉二元制度把農村搞得灰頭土臉,整個社會一提農村就不屑一顧,全社會都認為農業文明是最落后最腐朽最該被拋棄的文明,現在應該是工業文明城市文明時代,不知道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城市文明都是人類文明的一種形態,這三個文明必須并駕齊驅,缺一不可。沒有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就是空中樓閣,沒有農業文明,城市文明也起不來。城鄉關系就像夫妻關系,各有分工各有職責,缺誰都不行。
現在有個說法,“70后不愿種地,80后不會種地,90后不提種地”,三農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解決起來越來越難。今天必須重振農業文明的雄風,全社會都要認識到,三大文明是并駕齊驅的關系,是人類文明的三駕馬車,缺一不可。
今天要重新審視鄉村的價值:一、鄉村是人類生存的基本依托。我們吃的東西都是從鄉村來的,人的第一需求是吃,過去是吃飽吃好,現在還要吃得營養吃出健康,今天農業的食物保障功能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二、鄉村是中華文化的源頭,人類文明的源頭都在鄉村。我們不能光想從鄉村獲取物質上的需求,文化上的營養也要注意從源頭上去汲取,不懂得鄉村文化的傳承,是一件十分悲哀的事情。農業文明的文化積累是相當豐富的,農作物文化、農業技術文化、社會管理制度、土地稅收、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包括人類文明的黃金定律“天時地利人和”,這是世界公認的中國勞動人民創造的農業哲學思想,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真理,稱之為人類文明的黃金定律毫不夸張。三、鄉村是中國人的情感寄托。城里人三代之前都來自農村,在農村生活過的人都留下一份感情,對鄉愁都有一份追尋。四、鄉村是生態環境的保育者。二產和三產都是破壞環境的,只有作為一產的農業是修復保育生態環境的(當然農業中的污染問題也需要我們關注并加以改進),特別是今天城市病越來越重,人們才醒悟過來,原來鄉村最適宜人們生活,逆城市化已經成為一個潮流。中國2015年鄉村游22億人次,而2014年只有12億人次,一年暴漲10億人次,專家預測到2020年可能達到60億人次,這是個龐大的市場。鄉村游之所以這樣發展有六大動力,即收入的提高、生活方式的改變、閑暇時間的增多、交通通訊的改變、城市病的劇增、盛世鄉愁的呼喚。要看到鄉村的價值,一定要明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保護好鄉村環境,保護好鄉村的生態。全社會要重新看待鄉村,把鄉村的價值宣傳透,讓全社會明白,沒有了鄉村,人類文明就無法延續下去,是農業文明、工業文明、城市文明共同構成了人類文明的載體,缺一不可。
(作者:劉奇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國農經學會副會長)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鄉村 文明 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