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策論 策論

讀雜書萬卷,不如讀經典一部

2017年02月10日 13:43 | 作者:潘裕民 | 來源:解放日報
分享到: 

常常有人問我,該讀什么樣的書?我的回答是“經典”。因為經典原著的思想內涵和知識含量是非經典書籍所不能比擬的,“經典一部勝雜書萬卷”。

t014c57793dbd984fed

所謂“經典”,指具有權威性和典范性的著作。經過千百年來的千錘百煉、大浪淘沙,留下來的大都是生命力最強、最有價值的經典。經典的價值和意義,就在于它可以和一代又一代讀者對話,可以引起一代又一代讀者的思考。蘇格拉底曾說:“最重要的不是生活,而是好的生活。”沒有經典,當然不會有好的生活。

我認為讀經典,一定要真正意義上的“讀”。所謂“讀書”,不是說你今天去書店買兩本書,明天從網上購回一包書,這不難辦到;難以辦到的是,你能靜下心來認認真真地讀完一本書,尤其是要閱讀經典著作。

哲學家周國平說:“認真地說,并不是隨便讀點什么都能算是閱讀。譬如說,我不認為背功課和閱讀時尚雜志是閱讀。”真正的閱讀,應該是閱讀經典著作。日本有一位哲學家叫柳田謙十郎,他在自傳中說他花了整整一年時間才讀完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為了慶賀這件事,他夫人還專門為他舉辦了一次家宴。我們可以從這個故事中得到一些啟示:一個人寫出一本書固然不容易,值得慶賀;一個人讀完一本書也不容易,也同樣值得慶賀。

有時候,讀書是一種心靈修復。如果不讀經典,只讀那些所謂“有用”的書,我們可能成為一個有實用價值的機器,還有什么靈魂和境界可言?從一定意義上說,讀經典是為了人格更加完善,包括精神的自我提升和靈魂的自我覺醒。在我看來,精神追求可以豐富我們的內心,讓我們變得強大。比如我們讀哲學,它對我們的人生有什么意義呢?已故著名學者俞吾金教授曾指出,“哲學賦予了人們一種‘Choice(選擇)’的眼光,使得你能夠站在制高點上,可以看見別人看不見的東西,在人生的三岔路口更有把握。”作為一個有思想的人,我們應該知道自己是誰、從哪里來、現在在哪兒、明天可能去哪兒,這樣才能生活得比較自在、比較自信,也更加樂觀。

其實,讀書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要直接讀大師的作品。叔本華說過一句話:“誰向往哲學,就必須到原著那肅穆的圣地去找不朽的大師。”從一定程度上說,大師的原著是最可靠的。朱光潛先生說:“與其讀十部無關輕重的書,不如以讀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十部書都只有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這是因為,讀書有著特殊的規律,必須經歷一個吸收、轉化、升華的過程。

但遺憾的是,一般來說,人們總以為書讀得越多越好,所以讀起書來往往不加選擇、見書就讀。時間長了,發現讀過的那些書,在心底竟然沒有留下多少痕跡。究其原因,是我們在讀書時不夠專心,貪多嚼不爛,過目的書多,留下的營養卻很少。蔡元培先生在《我的讀書經驗》一文中說他讀書有兩大短處:第一是不能專心,第二是不能動筆,并希望大家警戒于這兩大短處,一定會有許多成效。

今天,時間推進到網絡時代,很多人自動演變成“吃粥的讀者”、“后門讀者”,還有一些人習慣了標題閱讀——“只看一眼的讀者”。于是,許多人早晨醒來的第一件事除了睜眼,就是摸手機。用著自己的時間,刷著別人的生活。其實,手機閱讀大多讀的是資訊,而不是知識。信息不等于學問,更不等于見識、智慧與品質。

當今時代,我們不反對快餐文化、流行藝術,但是我們反對用“讀圖時代”和“快餐文化”來排斥經典閱讀,排斥深度閱讀。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通過因特網和電視接觸很多信息,但這些信息的獲取跟持續專注的閱讀行為是有本質差異的。浮光掠影的信息使我們停留于表面,而閱讀經典則幫助我們進入更深的世界。

古人有云:“《文選》爛,秀才半。”即指熟讀《昭明文選》,可以成就半個秀才。換個角度說,大凡經典,大概都不是讀一遍就懂的。閱讀,不是趕時間,更不是為了應付各種考試。閱讀是一種慢功夫,可重復欣賞,書中的有些道理需要我們終身去感悟。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經典 閱讀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国产丁香五月天在线观看 | 日韩专区国产99 | 日本乱理伦片免费入口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 亚洲中文精品久久久久 | 亚洲另类欧美综合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