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女兒對話出獄父親:我沒有叫爸爸的習慣 你不要計較我

2017年02月08日 14:05 | 作者:楊杰 | 來源: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
分享到: 

比身體記憶更深的記憶

新生的腳步從這里重新開始。按照常理,所有人都會盼著盡快踏上這條50米的路,步伐輕快。事實卻并非如此。

有人排隊走向大門時,踏著奇怪的步子,僵硬地擺動雙腳。牢獄生活已經讓身體形成記憶。

出來一年半以后,身體里的鬧鐘每天5點50分準時叫醒宋建國,因為6點整是監獄開封的時間。在交談的幾個小時里,他不停地用手擦拭桌子,這也是在里面養成的習慣——時刻搞好個人衛生。

“痕跡很難抹去了。”韓磊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出獄的人很想把監獄忘記,卻難以擺脫。被叫到名字,他們會脫口而出,“到!”與朋友吃飯,不說在幾號包房,而是“幾號監”。有人睡覺必須開著燈,否則長夜難眠。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里,老布魯克決定在出獄后懸梁自盡。他被囚禁了大半生,自由的世界讓他不知所措,他還曾試圖通過傷害獄友繼續留在監獄。在重新獲得自由以后,他果真吊死了自己。

老布魯克的形象一直在宋建國的腦海中頻現,看電影時,宋建國對主人公的印象寥寥,但為配角老布魯克留下眼淚。

他記得摩根·弗里曼扮演的老頭,在老布魯克死后談到,監獄是一個體制化的場所,一開始你恨它,它剝奪了你的自由;接著你會慢慢地習慣它,熟悉它;最后你會離不開它,離開它你將像老布魯克一樣不知所措。

出獄的宋建國有時覺得,還是里面好,“什么都不用操心,只要努力完成每天的改造任務,里面對每個人都很公平。現在一切要靠自己。”

宋建國今年57歲了,由于詐騙罪判刑7年10個月,因為表現好減刑了11個月,又獲得一年半假釋。

出了監獄的大門,生于上海長于上海的宋建國好像丟失了方向,他乘地鐵坐反,走在街上迷路。

不少犯人出獄前都會為將來的不確定性惴惴不安。王淼在出獄的前一天說,很怕“自己成了386(電腦CPU),人家都是酷睿,跟別人溝通就麻煩”。

不少釋放人員像一片沖擊拍打岸崖的怒濤,至今未從時代的頑石上散開。甚至有的小偷出獄后干起老本行,偷完電動車去加油站加油;還有人看見別人用耳機打電話,以為在聽音樂,伸手就去偷手機,被發現后一臉錯愕:“手機不貼著耳朵也能通話嗎?”

身體上的牢房記憶尚且能夠接受,但人們思想上的變化太過迅速。黃浦江畔正在生產全球最貴的夜景之一,京滬高鐵1秒行進超過100米,人們觀念上的變革,恐怕還要迅猛。

宋建國對于現在和未來毫無把握,但也得硬著頭皮去適應。現下流行同學聚會,他很想去參加,但又很怕去。“別人可以很肆無忌憚地瘋,卡拉OK,唱啊鬧啊,我瘋不起來,我很傻地坐在那,好像沒有這種心情。”他仍在努力擦著沒有灰塵的桌子,“這種開心的事輪不到我,快樂不該屬于我。”

那種對人群的疏離感,邊緣的氣質,不自覺地一遍又一遍地重復著“我是一個局外人”,在燈光閃爍的KTV,他正努力駛向現代生活,但又被自己所困。

他也怕別人戳脊梁骨,“他開心個什么勁兒”。宋建國時刻提醒自己,不該興奮。以前監獄里有句話:你是什么人?這是什么地方?你是干什么的?現在,他做什么事之前也習慣先想想這句話。這種拘謹的狀態,像從監獄里帶出來的標記,永遠附在他身上,令他不得自由。

出來后的兩周之內,王淼喝醉了4次,“苦呀。”他說。

“出來了還苦?”

“酒苦呀。”他回答。

“我沒有叫爸爸的習慣,你不要計較我。”

服刑人員通向這段路的時間可能是幾年、十幾年、幾十年,而走完它,有時甚至需要更長。正如“新生之路”盡頭的那幅家人照,親情總是最強的牽引力。

宋建國的女兒上大三了,頭發染成黃色,打扮又酷又新潮。女兒去接他出來那天,別別扭扭地喊了聲“爸爸”,就低頭玩手機了。“不像別的女兒跟爸爸出去玩,很親昵地攙著父親的胳膊。”

“她到現在叫我‘爸爸’兩個字的時候,都很別扭。”宋建國說,即便同處一室,女兒想跟他說話,也要通過媽媽轉達“你叫他把這個遞給我”;出門去同一個方向辦事,一路上可以不講一句話,到終點互道一聲“再會”;微信上他噓寒問暖,總是以女兒的一串省略號結束對話。

他問起女兒找工作的事情,女兒說:“找什么找,到時候看咯,公務員又不好考的。”

女兒對他說,“我沒有叫爸爸的習慣,你不要計較我。”

“她氣我嗎?還是有吧。”宋建國像是自問自答,“但內心還是親的,表面上有隔閡。”他說高考那年,女兒還把錄取通知書復印了一份寄到監獄里給他看。

王淼出獄的第一天,兒子一整天沒跟他說話,一直忍住沒哭的王淼終于崩潰,“模糊地望去”兒子長高的身形。

韓磊曾遇到一個讓他印象深刻的犯人。他服了6年刑,竟然完全瞞住了女兒。他不讓妻子來看他,怕耽誤了照顧女兒的時間。妻子打電話,無意中說到“在里面照顧好自己”時,他會突然怒斥“里面什么里面,女兒聽到了怎么辦!”

他一直騙女兒在外出差,當時已快出獄,但并不知道確切日期,只能跟女兒說回不回得了家,要看買不買得到車票。女兒在電話里十分想念爸爸,說自己攢了很多壓歲錢,給他買飛機票,讓他回家。后來出獄的日子終于定了,民警要通知家里,他很怕女兒接電話,6年的謊言功虧一簣,韓磊跟他說,如果是女兒接電話,就說自己是他的朋友。“他當時聽完兩眼放光,問我‘真的嗎?’”

仍然身在監獄的李志遠刑期還剩兩個多月,春節注定要在監獄里度過。他已經40多歲了,坐了4年牢,“我覺得一個人最輝煌的年齡就是30到45歲,自己剛好,沒了。”

監獄里有各種悲傷的時刻,有人正在專心地干活,忽然被叫了出去,回來時臉色煞白,手中攥著一張離婚協議書。

但見親人仍然是監獄里最有盼頭的事情,每月一次,服刑人員總是提前半個月就開始準備要跟家人說的話,甚至因為想說的太多,半路忘了。最落寞的莫過于等了一個月,卻沒盼來親人。

李志遠上個月見到家人,黑發已轉白,“坐在玻璃對面一句話不說,看著你流淚。”

他想起奶奶就揪心,奶奶83歲了,打電話回去,她已不能聽見。他由奶奶帶大,奶奶說等不及他給送終了。

他不敢喝茶和咖啡,最怕晚上時間空下來睡不著,尤其逢年過節,他盼著自己每天都能倒頭就睡,一覺到天亮。

韓磊說,監獄一般“不玩煽情”,怕他們情緒激動,“但春晚還總是煽情。年關年關,別人過‘年’,我們過‘關’。安全是監獄工作的底線,我已經在監獄里陪犯人一起連續過了8個除夕了。”

踏上“新生之路”以后,王淼說自己“出了關”。他剛進監獄的頭兩個月瘦了12公斤,別人跟他開玩笑說,監獄里作息規律,堅持勞動,身體應該很好才對。他慘笑一聲:“身體好壞是跟心情相關的。”

孤獨,沒人可以交心,第一年中秋,王淼和獄友們像小學生一樣“排排坐”,看不到月亮。出獄后,他腦中總鉆出一個畫面:一個人只身站在偌大的操場上,周圍空蕩蕩的。

他在出獄的第二天買了10張明信片寄給里面的人,每張都寫了“新春快樂”。“里面很孤獨的,他們看到這四個字都會很開心。”王淼說,送他毛筆字的獄友,7年前的一封信,破損得不成樣子了,還時常拿出來給他看。還有人囑托他出去之后務必去一趟自己的老家內蒙古,幫他拍一張女兒的照片。

“有人抻著他,就不會想不開(自殺)。”許冬是五角場監獄心理健康指導中心的主任,中心每個月要接待六七十名犯人,新買的面巾紙一個月能用掉大半包。“他們的經歷一般都比較復雜,你了解他們的經歷就能理解他們為什么會走到這一步。”

對于出監犯人來說,能否被家人接受一直是懸在心中的一塊石頭。有個71歲的老頭,因為性侵村里女童進監獄,想要保外就醫,家人死活不同意,“他在里面我們都低著頭,怎么能讓他出來?”

有人年輕時無所畏懼,人稱“教皇”——被送了13次勞教,“無期徒刑分期吃”,老了忽然感慨一生一無所成,到頭來什么也沒得到。韓磊見過最長服刑時間是21年。他出獄時,賴以生存的空間早已不在了,“父母過世,妻子離婚,以前身強體壯,現在是個小老頭子。”

可無論怎樣,這最后的50米都是令人神往的,因為50米外就能觸摸到親人。十幾年前,有個犯人的母親,從四川一路討飯到上海,母親把討來的58元錢存到了犯人兒子的“大賬”(相當于服刑人員的銀行賬戶)上,監獄工作人員勸她留一點自己用,萬一回去討不到飯要挨餓了。那位長途跋涉的母親在窗口前猶豫了許久,思來想去,最后留下了50元,揣著8元走了。

也有人從安徽白茅嶺監獄徒步走回上海,省下監獄發的路費,正值寒冬,他睡在賣菜的石板上,就為了攢錢重新開始。

許冬有一次通過沙盤觀察犯人的心理,那個犯人擺放了房子和人,最后卻在中間劃了條河,形成阻隔。

“他覺得最對不起的是家人,他對家人能否接受他感到不自信。”許冬和他的同事還會模擬犯人回家后被拒之門外的場景。“要讓他們知道碰到這種場景該怎么跟家人溝通,消除心中的不安。”

“別人拿大學畢業證,我拿刑滿釋放證,誰會用我呢?”

五角場監獄幾道嚴實的鐵門、高高的大墻和鐵絲網分隔了兩個世界。內部是400多個民警,1600多個犯人,道路平坦。中間連著家人,像強力的磁鐵拽人上岸。但50米的路外,是崎嶇之路還是坦途,家人們心里沒底,社會卻在希冀。

心理咨詢師許冬說,犯人們從這個世界,走向另一個世界前的焦慮,一是源于家庭,另一個就是對在社會生存的恐懼。

“別人拿大學畢業證,我拿刑滿釋放證,誰會用我呢?”

宋建國剛出獄時遇到熟人,不知道他情況的,他就謊稱去外地打工;知道他情況的,也不多問,有的客套一下,握握手,“蠻好蠻好,有空到我家里玩”,但也不留電話。宋建國自尊心強,他說自己從不主動找人要電話,“真朋友會留給你的”。

在監獄模擬實訓過程中,得知社保的一些手續要到原單位去辦,宋建國到了原單位門口徘徊了5次,也沒進去。最后實在忍不住打電話把曾經的熟人叫出來,約好第二天在門口等他,他不敢獨自進門。

“他們的自我評價過低,自尊又畸形地膨脹。”在監獄里,一排犯人迎面遇到一個警官,向他打招呼,如果對方積極回應,犯人們會一個一個問好,聲音越來越響。韓磊說,服刑人員尤其需要肯定。

五角場監獄曾做過一個調查,關于刑滿釋放人員的就業選擇,韓磊發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即便保潔的薪水遠高于保安,他們也喜歡選擇做保安,因為前者被人使喚,而后者能指揮別人。

最受刑滿釋放人員歡迎的工作,一是管理類的職位,二是自由度高的工作,像駕駛員、快遞和送外賣。

還在獄中的李志遠盤算過,出獄以后,承包十幾畝地搞種植,或者到外面做生意,要不就干養殖業。他三五天就有個想法,但總是很快被推翻。

在再犯罪率的統計中,服刑人員出獄后的頭三個月是犯罪的高發期,如果那時衣食無著,很容易回到舊的社交圈,可能引發再次犯罪。

路外的生活困難重重,充分運用好路這邊的日子顯得十分重要。

2011年7月,五角場監獄開始對臨釋罪犯開展出監教育,形成了“收、管、教、幫、評、訪”六項工作機制,目前已有近3000名臨釋罪犯走出了五角場監獄的鐵門,就業率86.2%。在監獄開展的“千人大調查”中,重犯率2.15%。周斌說,這大大低于沒有經過出監教育的人。

王淼在監獄里的最后一天,民警幫助他演示監獄里先進的電子系統,他刷了下胸前的番號卡——番號卡的背面是那張全家福——機器上顯示他的“大賬”上有多少錢,自己的獎懲分數——分數對他們來說尤為重要,當分數積攢到一定程度,能換取減刑的機會。

王淼的監舍在樓道的第一間。每一天,在監控室,民警會一刻不停地盯著32塊屏幕,掌控著整個監區的動態。“監控民警神經始終高度緊張,很多人都會失眠,睡不好覺。”韓磊說。

白天還好,畫面是有內容的,一到晚上,只能看著犯人的睡姿、說夢話、打呼嚕。監獄的探頭裝有紅外幕簾,夜間如果有人翻來覆去睡不著,他的監控畫面會自動彈出放大。但更多的時候,民警只是緊緊地盯著畫面。

“最大的追求是能一直無聊。”韓磊說,監獄的工作就像在火山口,沒事的時候還好,一旦出事,那就是災難源。

他從業20年了,祖孫三代都是警察。他帶過1.1萬多名服刑人員,望上一眼就基本能斷定對面的人是第一次進監獄還是“老官司”,有的犯人看一眼后腦勺就能叫出名字。

韓磊和許冬都有以各自名字命名的團隊。韓磊開辦的“韓磊時政講壇”,每兩周舉行一次,結合當下時事熱點,針砭時弊,語言詼諧。“東冬工作室”有成員40多人,實行“坐診制”,開展對罪犯的心理咨詢。

編輯:梁霄

關鍵詞:女兒 父親 爸爸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乱偷加乱码 | 日韩欧美无砖专区一中文字幕 | 中国精品久久久久国产 | 日韩在线猛人视频 | 亚洲一区精品人人爽人人躁 | 亚洲综合成人AV一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