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礦工變身電影導演:走出煤礦時感覺像刑滿釋放
最初的作品雖然多少有些粗糙,但為這些本來八竿子打不著的圈外人,贏得了敲門磚。
菅浩棟、王法各自在給自己的新片找投資,去年下半年,他們已經接洽了有意向的投資人。常標帶著《牢山》去面試,進入過郝杰導演的工作室。現在仍給郝杰的片子擔任攝影。
在礦上待了幾十年的菅改民,很難想象兒子在煤礦之外的電影熱情。自從退伍返鄉后,這個山西農民就一直在礦下和田地里來回下力。累得緊時,田可以不侍弄,礦要每天下。瘦高的菅改民說自己從未有過任何消遣,更沒有什么業余愛好。
“我們就指著他了。”他笑著看了眼坐在一旁的兒子。幾年前,村里人都說菅浩棟拍電影是瞎玩兒,但菅改民夫妻一直很支持。
菅浩棟好像不太擔心自己的未來。他說自己現在想的就是把當下的劇本一個個拍出來。“我認為做好眼前的東西,幻想的東西都會來。”
“幻想的東西是什么?”
“就是名和利啊。有些人是為了名利才去搞電影。我想的是,做好了,才能來。”
“最后沒來能接受嗎?”
菅浩棟頓了一下,仿佛沒考慮過這種可能:“肯定會來啊,”從煤礦跨到電影的經歷給了菅浩棟很大自信,“我做電影,過程繞了好多彎,但我想要的結果都實現了。”
“新潮電影實驗小組”的成員保持著一種“公社”式的互幫互助。有錢賺的時候,快速組團接活,各司其職。拍獨立電影的時候,相互間義務勞動,或演或拍或做其他幕后工作。
在元旦之后從朔州回河曲的火車上,常標補拍了《沙漠》的一組鏡頭,菅浩棟做演員。這是“新潮電影實驗小組”新年的第一次團隊協作。常標終于拍到了出片頭字幕的空鏡。車窗外是快速后退的黃土地,“沙漠”兩個字將出現在車廂連接處的玻璃窗上。這天晚上,在沙坪村菅浩棟家的炕頭上,常標終于睡踏實了。
5年前,大三的常標坐一趟從商丘回大同的夜間火車,聽著鄭秀文的《長恨歌》,一夜寫了120場戲。主人公的故事藤蔓糾纏,取自常標小時候在工地大棚里聽到的天南海北的故事。
他想這個本子是不會拍了,有些東西寫完就完了。
他一直記得男主角在他腦中登場的樣子。這是個在村里的紅白喜事上吹嗩吶的少年,看上了同村的一個高中生。他坐到女孩身邊,伺機靠近。等女孩子注意到他,他便故作鎮靜地開腔:“唉,我是個搞藝術的。”
編輯:梁霄
關鍵詞:礦工 電影 導演 刑滿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