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畫里有話 畫里有話
現在是地里摘金 糧農如何變成了棗農
種植標準化,冬棗綠色又放心。
時值隆冬,孫觀朋的冬棗樹行間正在分蘗越冬的高羊茅草顯得格外綠。“若要冬棗品質好,棗園種生草。”孫觀朋說,“我這5畝‘沾冬2號’冬棗賣了22萬元。”
“棗園樹行間種生草是一種綠色防控技術,有利于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提高氮肥利用率,既涵養水源又防治面源污染,有利于土壤修復。”孫觀朋講起來頭頭是道。
“人哄地皮,地哄肚皮。前幾年,大伙為了追求產量,大量使用化肥、膨大劑,采青賣青,導致土壤板結,農殘超標,結果冬棗品質下降。”如今,生態種植已經深入沾化棗農內心,病蟲害物理防治方法正逐漸取代噴灑農藥。
古城鎮北耿村農民耿志忠的冬棗園里,掛滿了黃色的黏蟲板,樹壟覆蓋著可降解的無紡布,肥料是用大豆、豆粕和雞糞等混合物發酵而成的有機肥……耿志忠指了指棗樹上懸掛的黏蟲板和誘蟲罐,“現在基本不用啥藥了”。
“俺的冬棗經濱州檢驗檢疫局檢測,符合出口標準,現在已經拿到了‘簽證’。”耿志忠揚了揚手里的《植物檢疫證書》。2016年,沾化向新加坡、泰國、越南等國家出口冬棗412萬公斤,創匯1200余萬美元。
科技是開啟沾化冬棗轉型升級的金鑰匙。依靠科技,經過選育、組培后,高品質“沾冬2號”冬棗在大田推廣開來。全區建成“沾冬2號”冬棗采穗圃1000畝,種苗繁育基地1萬畝,“沾冬2號”冬棗改良面積3.5萬畝,進入盛果期面積達3萬畝,去年產量500萬斤。
沾化全面推廣使用冬棗大棚、冬棗套袋、殺蟲燈、防蟲網、黏蟲膠、反光地膜、疏花疏果、測土配方施肥等多項管理新技術。全區已引進、發明了24類100多項冬棗生產新技術,冬棗產業科技成果轉化率達到87%以上,科技使沾化這個“大棗園”處處散發出濃濃“綠色”。
好品質來自精細管理。為了提高冬棗品質,沾化區實施冬棗產業優化提升工程,大力推行科學、高效、生態種植管理模式,按照“減密度、增光照,減產量、增質量,減化肥、增有機肥”的“三減三增”要求,標準化生產,從無公害冬棗向有機冬棗轉變。全區50萬畝冬棗生產實現標準化管理,綠色食品認證基地10個,面積15萬畝;有機轉換冬棗認證基地5個、面積8萬畝。
編輯:梁霄
關鍵詞:糧農 棗農 摘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