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不吃竹筍的熊貓和最易得糖尿病的大慶人

2017年01月11日 14:26 | 來源:北京晨報
分享到: 

都知道大熊貓的美食是竹筍,但是,北京動物園里就真有個別熊貓視竹筍為天敵。松蘿是金絲猴在野外的佳肴,可是吊在動物園的金絲猴對松蘿敬而遠之。

野生動物的食物來自于野外,生活在動物園的野生動物卻做不到這一點,飼料主要來源于人的食品和種植的農產品,營養成分與野生食物有差異的。習慣了這種食品,當飼養員苦哈哈地弄到純正野生的竹筍和松蘿時,卻不招動物待見。

吃著人類種植出來的食品,過著飯來張口的日子,不少野生動物都患上了糖尿病,針對這種情況,飼養員不得不采用豆腐為能量飼料,改善其營養吸收。

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是造成野生動物罹患糖尿病的罪魁禍首。

其實人類也一樣。當年,糖尿病還是“富貴病”的時候,黑龍江大慶就被認為很可能是中國糖尿病發病率最高的城市。大慶有石油,人們的生活水平比周圍人好上一大塊,彼時黑白電視興起,吃飽了看電視是大慶人的生活寫照。1986年,時任中日友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的潘孝仁教授根據這一現象認定:糖尿病,大慶人最危險!他做了一項非常了不起的研究,在大慶市挑選了576個有糖尿病前期癥狀的人,分成兩組,一組只做一般的健康教育,一組進行生活干預——逼著他們閉上嘴邁開腿。從1986年到1992年,實驗跨度6年時間,研究發現,干預組糖尿病發病率降低了50%;說教組糖尿病發病率高達92%。潘教授的結論是,如果不強行改變生活習慣,糖尿病前期癥狀者將來會“個保個得病。”

為什么生活安逸卻容易得病,這源于我們身體里的饑餓基因。當我們自己還是野生動物的時候,日子朝不保夕,有一點好吃的,身體就會調動所有器官,把它轉化成脂肪和能量儲藏起來。這種饑餓基因或者說饑餓記憶跟了人類一輩子。遠的不說,就說30多年前吧,大人讓孩子買芝麻醬還是一件冒風險的事——小賣鋪里常有當媽的氣勢洶洶找回來:“師傅,您這麻醬給的不夠分量。”掌柜的連眼皮都不抬:“不夠分量呀?!回家稱稱你兒子,他一準夠分量。”演員徐帆談起馮小剛時就說,多少山珍海味,他最愛的依然是剩菜湯泡飯——那個最香!

原本匱乏的物質忽然間就極大豐富了。珍貴的芝麻醬蘸白糖、剩菜湯拌著油膩膩的大米飯……不僅唾手可得,還養成了我們濃香醬厚的飲食習慣。但是,強大的饑餓基因與日子富裕帶來的填不滿的物質欲望之間所產生的巨大溝壑,讓整個中國陷入“最危險的大慶”,而這也幾乎是一切疾病之源。

前兩天采訪政協委員劉巖,她并沒有陷在輪椅里,直挺挺地挺著受傷的腰椎,纖細的身體帶著仙女般的氣質。“有度”是她的生活原則:她幾乎不吃煎炒烹炸的食品;游泳是最讓她舒服的姿勢,但她只允許自己游半個小時。“有度,不是為了能在輪椅上跳舞,而是為了活下去。”她說。

活下去的過程就是不斷地跟欲望作斗爭的過程。所有的“不舒服”、“不滿足”都是為了讓生命活得最長久。一句話,欲望越少,活得越長。(記者 崔紅)

編輯:趙彥

關鍵詞:熊貓 野生動物 糖尿病 大慶人 富貴病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婷婷综合中文字幕亚洲 | 亚洲аv在线观看 | 伊人久久大香线蕉成人综合网 | 在线看免费的国产大片 | 无遮挡很黄很爽免费国产 | 亚洲欧美在线六月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