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直播亂象頻出:一些網絡主播為何甘愿做“滾刀肉”
無論從監管的角度還是力度來說,相關部門都對網絡直播行業提出了相當嚴格的要求,但頻繁出現的亂象似乎與政策的重壓導向并不相稱。
究其原因,網絡直播的即時性、廣泛性和交互性導致監管難;相關規范性文件層級較低,對違法人的威懾效果有限
來自全國50多家網絡直播平臺的代表近日在北京發起倡議,落實平臺主體責任,共筑清朗網絡空間,傳遞社會正能量。這也是處于輿論漩渦中的網絡直播界聯合起來,首次正面回應社會關切。
就在此前幾天,網絡直播接連被曝出問題——2016年12月29日下午,四川省成都市一名網友在某直播平臺上直播吸毒,今年1月3日,警方將直播中的男子肖某及其同伴劉某抓獲;2016年12月30日,安徽省靈璧縣的沈某某為吸引粉絲,在澡堂洗澡的時候,利用手機在自己的微博上直播了澡堂洗澡鏡頭,一些女子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曝光。2017年1月3日,沈某某到公安機關投案自首。目前,警方依法對其作出行政拘留4日的處罰。
網絡直播亂象被曝光,直播平臺回應、相關部門重拳治理,類似這種亂象與治理交織的態勢,成為網絡直播行業在2016年的一大特點。
社會最關心的問題是,在一批規定相繼出臺、一批平臺和主播被處罰的背景下,網絡直播亂象為何仍難絕跡?
編輯:梁霄
關鍵詞:直播 亂象 網絡 主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