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珠海政協委員建議盡快建設立體停車場
立體停車場不僅可解決停車難問題,同時還能有效利用停車資源,對于如今越來越難停車的珠海而言,似乎是個不錯的建議。珠海兩會在即,中國民主建國會珠海市委員會(以下簡稱珠海民建)近日有政協委員提案,建議珠海應盡快鼓勵建設立體停車場促進交通治理。
停車難越來越受到市民關注,委員建議盡快建立體停車場解困。南都記者 吳進 攝
珠海正面臨停車難問題
提案稱,珠海到去年底,汽車保有量已達近60萬輛,相當于平均每3人就擁有一部汽車。但與此同時,珠海停車難問題也越來越凸顯,而造成上述情況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比如,在商貿、文化、娛樂等高密度人群活動場所,缺乏相應的配套公共停車場所,而且絕大多數停車場屬于平面停車場,停車數量極其有限,停車位數量空缺較大。以人民醫院內部、婦幼保健院內部、橫琴管委會附近為例,早晨8點后,車位吃緊;9點后幾乎完全沒有車位,停車時即便在附近轉幾個來回,或者直接在車庫門口等候,也要花二三十分鐘才能停好車,這一類的人流集中區在珠海并不少見。
同時,居民小區嚴重缺乏停車場,停車混亂。尤其是上世紀90年代修建的一些住房小區內,根本沒有修建停車場,也沒有可供改建成公用停車場的儲備土地,導致車輛只能停放在小區周圍或有限的空地上,造成了停車難或停車混亂,鄰里之間常因停車問題發生矛盾,嚴重影響了小區友好和諧的氛圍。此外,部分駕駛員停車不當,亂停亂放導致停車數量減少。
提案表示,上述情況不僅導致了珠海頻繁出現交通擁堵現象,而且也嚴重影響生產效率,增加社會治理成本。
呼吁建立立體停車場
提案為此建議稱,由于珠海城市以平面交通為主,道路改造、優化的空間小,公共用地擴容面臨較大局限性,因此提出鼓勵建設立體停車場,以促進交通治理。而這也是進一步提升珠海宜居環境的城市品牌形象,同時也為未來珠海吸引、容納、留住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提供一定的保障。
據提案稱,停車難是珠海市發展必然要面對的問題,當平面停車場用地不足時,新建停車場的選型要向上建立體停車場或向下建地下停車場。國內外有不少值得借鑒的經驗,其中之一就是發展立體停車場。立體停車場具有節約空間、便民、提高城市整體效率、停車安全、可靠,運行經濟等特點。
“對老式居民區及公共場所現有的停車場進行改造,改建成立體停車區,盡可能在原有平面結構、尺寸基礎上,加之以立體改造,使車位增加2到5倍。”提案表示,同時鼓勵新建項目設立立體停車場,同時加大扶持立體停車場產業。
根據區域特點設置立體停車場
提案還表示,根據立體停車場的不同,大致可分為升降橫移式、垂直循環式、巷道堆垛式、垂直升降式、簡易升降式等。
像住宅小區、大樓地下室、立交橋下,則可以建設升降橫移式停車場,而大規模社會公用停車樓及地下停車庫,可以考慮建設巷道堆機垛式停車場。
另外,立體停車庫還可分為自行式立體停車庫、半自動立體停車庫和全自動立體停車庫。其中,全自動立體停車庫可分為兩層或多層平面式全自動立體停車庫、豎向密集型全自動立體停車庫以及特殊造型結構全自動立體停車庫(如蜂窩式、迷宮式等),因此相關部門可以考慮根據珠海各區域特點的不同,設置不同類型的立體停車場。
“還可以結合珠海產業發展的現狀、規劃和特點出臺相應政策鼓勵和發展立體停車裝備制造業,通過鼓勵措施和扶持研發投入,開發生產能夠滿各類不同特點的立體停車設備。”提案稱。
部門回應
隨著市民對工作、生活、居住環境質量的日益重視,停車難也越來越受到市民關注。但與此同時,隨著城市居住人口及汽車人均保有量的增加,城市經濟社會發展需求與道路交通資源有限的矛盾也不可避免會日顯突出。不過,對于停車難問題,包括市市政和林業局在內的相關部門也正在積極解決當中。南都記者獲悉,不僅情侶中路將建設大型地下停車場,而且珠海也將規劃建設63個停車場。
采取新舊區域結合配套建設
市市政和林業局官網近日也公布了關于《珠海市停車設施建設規劃———主城區及井岸公共停車設施建設規劃》,當中就顯示未來將在煙墩山附近建設一大型公共停車場,泊位在300個以上。據悉,該規劃于去年11月經過市政府批復實施。
南都記者留意到,該規劃對于珠海停車設施的建設思路,主要以現狀供給及未來需求為基準量,在現狀供給基礎上增加泊位供應,在未來需求基礎上抑制需求,結合未來年規劃新增的停車供給,尋求未來供需平衡。
據該局相關負責人表示,珠海在已有的區域新建停車場難度較大,因此珠海未來停車場建設的發展方向應該是結合舊城改造、新區開發時配套建設停車場。該規劃當中稱,珠海從短期看,興建公共停車場,輔以配套停車供給增加措施以應對小汽車停車增長需求;中期則要通過加強公共交通服務,輔以配套停車需求抑制措施,減少小汽車使用及減低擁車和用車停車需求;而遠期則要在進行區域重建時,要求發展商提供合理數量停車位,以彌補停車位不足。
建設63個公共停車場
除了建設發展思路外,規劃當中還提到根據現狀停車問題、停車需求分布、社會經濟及地區開發特點,對珠海各片區提出不同需求控制策略。
比如一類為嚴格控制區,為拱北口岸周圍及吉大商業區周圍;二類為適度滿足區,除一類區域的香洲行政區范圍;三類為充分滿足區,為斗門區、金灣區行政區域范圍。
規劃對路外公共停車場,顯示將新建63個社會公共停車場,提供8340個停車泊位。這些停車場分為泊位在300個以上的大型公共停車場、泊位在300個以下的中小型公共停車場和泊位在50至100個的社區公共停車場。
這些新建的公共停車場將遍布主城區和井岸。其中,位于海邊的煙墩山附近一大型停車場,將作為珠海城市之心的配套建設項目進行建設。
或建設立體停車樓
除了公共停車場,在路內停車設施方面,該規劃顯示2014年至2017年計劃建設泊位2501個;2017年至2020年將建設泊位630個。
同時該規劃在停車發展政策方面,也從規劃、管理、技術層面做了具體要求,如提高停車收費、差別化停車收費、錯時共享停車政策,還有建設立體停車樓、停車誘導系統、停車場預定系統、咪表路內停車管控等。
“短期采用《珠海市停車場差別化收費聽證方案》收費標準,中期將提高收費標準,加強停車收費差別化政策,而遠期將實行市場自由定價。”該規劃當中稱。
編輯:薛鑫
關鍵詞:政協 政協委員 立體停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