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憑文學申請破格讀本科未果 “少女作家”欲起訴高校
的確,楊玲玲的成績在中游徘徊,數學“最慘”,好友回憶稱“基本是倒數,有時套用公式都不會”,語文雖好,“其實也就作文好一點”。在這里,她沒有光環。
與中國大多數中學一樣,在那個由3所農村中學合并而成的初中,分數是整個校園的衡量標準。老師將中考掛在嘴邊,學生緊張備考,父母追問排名,“所有人好像都在告訴我,讀書才有前途”。
楊玲玲接受了這個“叢林法則”,中考前一個月,她走進副校長倪洪亮的辦公室求助:某次數學測試,她只考了36分,而滿分是150分。
“你一直是拿很多獎狀、榮譽證書的,不可能只這點分數啊。”在楊玲玲的回憶里,這名既教數學也分管德育的副校長,如此歡迎她的“投誠”。
此后每個周五,倪洪亮都會在辦公室見到她,對于數學問題,倪一一解答。中考時,楊玲玲的數學居然多了60來分。可這仍不足以扭轉敗局。
“我不如韓寒那樣叛逆。”楊玲玲發現,自己難以在搏殺中勝出,直至一則新聞讓她看到另一片戰場:從2010年起,四川某“985”高校開招“雙特生”,即3個方面的“奇才、偏才和怪才”——“在某一學科領域有特殊興趣、愛好和特殊專長、潛質的,在某一學科領域開始嶄露頭角或已取得一定成績的,對一些冷僻、人才稀缺的學科領域有一定程度深入了解、有一定獨到見解的”。
文學使她堅信自己未來可突破分數限制、躋身名校。在孤獨的中學里,這被她視為出路。
憑文學求“破格”
這個“偏才”開始發起破格戰役。中考前數月,她找到了桐鄉市教育局,希望能給“文學偏才”新的升學通道,且此事須“優先解決”,“不要拖到中考結束”。在許多人看來,這簡直是“天方夜譚”,而楊玲玲直到高中開學之后還在堅持著——那時,她已考上某職業高中文秘專業。
“你有犟勁兒,我不敢。”多年以后,倪洪亮與楊玲玲喝茶敘舊,這段往事仍無法繞開:到職高報到沒幾天,她又去了教育局,說想讀普通高中。現今已是校長的倪洪亮不得不向學生承認“你勝利了”。
她確實顛覆了不少人對初中生的印象。當年16歲的她明白教育系統欣賞什么,能自薦文學成果;她也深知官員忌憚什么,會上網發帖,甚至當面拿媒體“嚇唬”他們:“上次央視來過,你看著辦吧。”
雖然數學欠佳,可這并不影響此刻“討價還價”:“我想去桐鄉高級中學。”“不行,錄滿了。”“茅盾中學。”“不行。”
“總之要進一個普高,桐鄉二中吧。”她亮出“底牌”,教育局領導不置可否。送別時,領導給她塞了50元打車錢。
一些教師驚訝地發現了她的入學方式,在他們眼里,這不是“破格”而是“出格”,這似乎也解釋了她為何不斷策劃著“教育改革”——語文老師聯名推薦制,授權語文老師篩選有文學特長的初中應屆生,報至當地文聯,再由初中向高中推薦特招。“她自己有文學特長,當然這么想。”
編輯:梁霄
關鍵詞:盧義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