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只要方向正確,每進一步都是勝利
解讀河北省政協“解剖麻雀”式調研的智慧與力量
一起走
要想走得遠,大家一起走
要想走得快,一個人走;要想走得遠,大家一起走。
河北阜平顧家臺村老鄉馮?;ㄕf過一句話:“總書記盼著我們富,我們也想著發財致富,兩下子想到一塊去,就一定能成!”
在河北鄉間采訪時,由于霧大,高速公路臨時交通管制,記者被堵在一個叫莊火頭村的小村莊。那天是周末,村兩委正在加班開一個環境衛生整治方面的會議,一散會,老支書馬云歡和村長李坤峰就過來熱情地招呼客人。
莊火頭村有884戶人家,人口2994人,耕地4900畝,全部種植鴨梨和皇冠梨。村莊建設非常漂亮,房子整齊劃一,在大霧中看起來如臨蓬萊仙境。馬支書說:以前,莊火頭村雜亂無章,1981年開始,村兩委畫了一張規劃圖。30多年來,歷任村干部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建起了“美麗鄉村”,帶領老少爺們一起走富裕路,村子也被評為全國文明村鎮和河北省文明村。李村長話說得比較土氣,很難懂,但說得好:村里的事村長說了不算,村民一起說了算。
一直到離開,兩位村官也沒怎么搞懂來的是哪里的記者,甚至沒顧得上倒杯水,但大家聊得很開心。
在采訪中,還有兩個與村子有關的故事。
大西帳村致富的故事。村莊位于石家莊高新區太行街道,700多戶,3000多人。2009年開始,村集體2800畝土地陸續被高新區管委會收儲之后,村集體收入僅有45萬元,正常開支都難以支撐,提高老百姓的生產生活水平更難以說起。后來,他們開創了全省村集體創辦科技園、建設科技孵化器的先例,實現了政府、村集體、創業者三方共贏,實現了全村人均增收2537元。
七雙鞋子的故事。省政協委員劉軍是一位“老供銷”,在省供銷社工作多年,他認識河北靈壽縣一位姓楊的村支書,因為開發荒山,種板栗樹,老楊為了教人種樹,一個月跑壞了七雙鞋子,后來干脆把鞋子往脖子上一掛,光著腳跑,把腳都磨破了。他們種五萬畝樹,需要建40多個水池子,一個要10萬元,錢哪里來?愁死了。還好,省供銷社下屬的河北新合作金融服務有限公司創新推出了新合作金融服務、供銷金融超市、政銀企戶保等新平臺、新業態和新扶貧模式,為他們解決了問題。
大家這么拼,就是想讓老百姓生活得更好一點。省農科院有1000多位在職的科學家,退休的科學家也有這么多,省政協委員胡木強作為院黨委書記,可想而知有多忙。但無論多忙,省政協有調研、有活動,一叫他就來。為什么?就憑著一個政協委員的責任,一個科學工作者的良心。
小康路上,不能讓一個人掉隊;不掉隊的好辦法,就是一起走。
脫貧致富,要一起走;改革發展,要一起走;轉型升級,也要一起走。誰朋友多,誰力量大。
地處京津保三角腹地,有個小城叫白溝。別小看這個小地方,它可是中國著名的“箱包之都”,2015年箱包產量8億只,占全國產量的四分之一。白溝集聚了各類電商1.8萬家,從業人員4萬多人,大家都說白溝好,但也出現過問題。省工信廳消費品工業處調研員董偉說,主要問題是不是很團結。有一段時間里,大家各自為政,相互封閉信息,相互壓價,為此也滋生了假冒偽劣。
后來,政府出面引導。白溝新城管委會經濟社會發展局商務辦主任王洪章介紹,白溝的商戶,都是家族式的,已三代傳承,目前這一代,95%是“80后”,90%是女老板,不少是出國鍛煉回來的。針對這個情況,管委會不僅做好團結工作,也做好服務工作,幾年下來,白溝發生了“質的飛躍”。目前,250多家企業在13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直銷窗口或公司,去年出口總額達到11億美元。
一個手掌,攤開是多個指頭;握緊了才是一個拳頭。
黨中央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戰略,目的就是讓京津冀三兄弟一起走。在滄州,有一個協同發展的成功案例。滄州臨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專門安排了4位同志,為記者講述了這個故事。
開發區副主任孫瑋紅說,前幾年,他們獲悉,北京擬向周邊地區轉移生物醫藥產業。為此,2014年初,開發區特意規劃了8平方公里土地,定位為生物醫藥產業園,安排招商二局專司承接工作。經過不懈努力,經過參與產業轉移的上百家藥企民主投票,他們贏了。2015年1月19日,北京市經信委和河北省工信廳簽署框架合作協議,“北京·滄州渤海信物生物醫藥產業園”成功落戶。一年多來,產業園已吸引京津轉移項目63個,總投資162億元。
滄州市政協秘書長姚洪純豎起大拇指說,年初,他們向省政協推薦生物醫藥產業園這個典型時,鄭重其事、簽字蓋章。
還有一個案例。張家口市橋東區政府抓住一系列機遇,成功實現張家口市、河北國控、上海張江三方攜手,打造“具有先進發展理念的第四代高科技產業園區”北方硅谷園區。園區總經理王魯說,單兵作戰已不合時宜,合作共贏才是正道。
采訪中,記者被一位新中國同齡人的故事所感動。
他叫李趕坡,十一屆全國人大代表、河北敬業集團董事長。
敬業集團是我國特大型民營鋼鐵企業,總資產258億,員工2萬余人,2015年銷售收入達到576億元,在全國500強企業中名列225位。你能否想到,這個企業家會拿出50億元投入環保設備,曾給他的員工洗過襪子,會給故去的企業功臣塑銅像,還會在別人不知情的時候主動解決員工遇到的困難。
李趕坡出生在平山縣南甸鎮西李坡村。雖然家境困難,但他讀書特別用功,那一年全村就他一個孩子考上了南甸中學。學校離家遠,有七八里泥路,要走兩個多小時,他風雨無阻,每天六點前就出發。后來,家里七拼八湊給他買了輛二手自行車,騎著這輛“經常掉鏈子、跑氣癟胎”的舊車,李趕坡一路走到了今天。
這段經歷,讓李趕坡認定一個道理:人不能忘本,沒有共產黨,就過不上好日子。人也一定要爭氣,要敢和窮日子拼命!
1988年,李趕坡放棄了捧了十多年的鐵飯碗,創辦了一家化工廠。想招工,沒人去。當地的農民焦國林看李趕坡可憐,才跟了他,成為廠里第一個工人。
現在已是集團副總的焦國林每說起這段往事,眼眶就會發紅。他說:“李趕坡干一件事,認真、忠誠、不怕苦,有人格魅力。第一批招的三四十個工人,除了一位離世,沒有人離開。大家一直在一起,很團結,也很踏實。資金緊張時,有20多人推遲家庭住房施工、怠慢老人看病、推遲子女求學、賣豬糶米,把家中所有的資金拿出來集資辦廠。”
這就是敬業精神,也是本次“解剖麻雀”式調研的一個縮影。從一個側面,映射出河北企業的一種精神風貌。
省政協提案委主任陳虎調研時非常感動,他說:“社會上不少人‘談鋼色變’,埋怨多,看不到人家的成績和艱辛。鋼鐵是工業的糧食,河北有敬業集團等世界上最先進的鋼廠。產業結構要調整,但不是一棍子打死?!?/p>
在敬業集團的展廳,記者又見到了一輛自行車……
7月底,各調研組班師回朝,開始伏案寫作。省政協港澳臺僑和外事委員會主任李同亮說,今年起草調研報告好像做高考作文,既要保證篇幅精煉、語言精確、敘述精準,也要突出文學性、紀實性。為此,一份報告修改十幾二十次、推倒重來是常事。有些調研組想了一個招,請媒體記者加盟、寫稿。
打開這本嫩綠色封面的書,你能讀到“土里也能刨出金”“讓藍鳥展翅奮飛”“‘航母’是怎樣建成的”這樣的大標題,也能讀到“風火輪”“五字經”“私人定制”這樣的個性化語言,還能讀到經驗、啟示、訣竅這樣的章節。省政協農業委員會主任楊玉成感觸:本次調研自始至終風清氣正,諸方力量豪情迸發。要問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老區的紅土染紅了它。
還有一個小故事。新書出版前夕,郭華副主席帶著一本樣書去參加一個會議,遇到了省委常委、省政法委書記董仚生,他拿過書隨便翻翻,結果愛不釋手,“借而不還了”。
新書的卷首,是趙克志書記親自作的序:本書所推薦的好經驗、傳遞的正能量,能更好地激發7400萬燕趙兒女改革創新的昂揚斗志,匯聚成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磅礴力量,引領河北這艘時代巨輪在新一輪改革發展大潮中破浪前行。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
跟黨走,勝利在前方。
編輯:薛鑫
關鍵詞:政協 調研 河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