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揭秘詐騙新動向:緊跟社會熱點 騙局"看人下菜"
新漏洞滋生新騙局
有民警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案例:一女子接到陌生電話被騙了2000元錢,醒悟過來后,她未選擇第一時間報警,而是上網搜索“遭遇電話詐騙如何追回錢”,按照一些網頁上的建議,她添加了指定的QQ號碼,萬萬沒想到這也是騙局,結果又被騙去6000元錢。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在消費時選擇移動支付。與此同時,這一支付方式也被不法分子盯上,他們頻頻利用安全漏洞布下騙局。有南寧市民反映,最近在青秀區逛街時,有商家搞活動,說只要下載一個APP并捆綁信用卡,之后刷一毛錢就可參加抽獎。按照要求刷完卡后,這位市民發現信用卡在杭州被盜刷了3200元。
無獨有偶。記者日前經過廣西南寧市七星路時,一名推銷話費充值業務的女孩熱情地招呼記者。女孩稱,只要關注公司的微信公眾號,就可享受“300元抵500元”的手機充值優惠,并可“立刻到賬”。記者提出疑問:“為什么比運營商還優惠?”對方回答,這是因為公司為宣傳微信公眾號特意支付了一筆推廣費用。記者隨后與南寧市公安部門取得聯系,民警表示最近已掌握相關情況,并提醒記者這是個騙局,掃完二維碼后,手機會被植入病毒,盜刷與手機綁定的銀行卡。
還有更絕的。10月的一天,北京的張女士發現自己停放在大興區路邊的汽車被貼上了“掃二維碼交罰款”的“違章罰單”,她用手機掃描二維碼后,出現了“向北京市大興區交通支隊轉賬200元”的界面。由于賬戶內資金不足,張女士轉賬未成功,后經朋友提醒她懷疑遭遇詐騙,于是拍照發布了微博。
大興區警方從網上發現這一線索后展開調查,成功抓獲實施詐騙的犯罪嫌疑人楊某。楊某交代,他在網上看到外地警方發布的“防范掃二維碼交罰款騙局”的提示,覺得可以用這種方式獲利。隨后,他以100元的價格讓一名網友偽造罰單,并附上自己的微信轉賬二維碼,打印后在大興街頭張貼。
老騙術的“新手段”
一些傳統老騙術借助科技卷土重來,詐騙效率更高,作案手段更具欺騙性,讓不少人上當。
今年4月,在河南省通許縣一家醫院工作的申某收到一條來自“95599”的短信,提示她的農業銀行信用卡將被扣除1980元年費,同時還寫明“如有疑問,可撥打電話咨詢”。一頭霧水的申某立刻撥打了這個號碼,對方稱申某在北京消費12萬元,如有疑問可向“北京市公安局經濟犯罪科”咨詢,并告訴她一個電話號碼。
心急如焚的申某撥通電話后,一名自稱北京市公安局警官的男子確認申某的農行信用卡消費了12萬元,并說銀行卡密碼很可能被犯罪分子破解,為保障資金安全,建議申某將錢轉入指定的“安全賬戶”。此時已亂了方寸的申某急忙將2.7萬元轉入這個賬戶。幾個小時之后,她醒悟過來,但為時已晚。
公安民警介紹,這種詐騙方式雖然不新鮮,但現在不法分子借助偽基站、電子銀行的快速轉賬到賬功能等,對作案手法進行了升級,不僅更隱蔽,而且可將受害者的錢迅速轉移出去。
類似的借科技東風的老騙術還有很多。安徽合肥警方最近打掉了一個以網絡購物平臺為旗號的特大傳銷團伙,抓獲犯罪嫌疑人27人。警方介紹,安徽夢泰網絡技術有限公司開設的“云夢生活”網絡購物平臺,號稱是一種新型的分享經濟,成為公司合伙人后就能分享其他人購物產生的提成,實際上就是以拉人頭的方式進行傳銷,參與其中的傳銷人員達3萬余人。
2016年7月,國家工商總局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查處網絡傳銷工作的通知》指出,近年來,網絡傳銷違法活動日益突出。特別是隨著移動互聯網、網絡購物、跨境電商的發展,以“微商”“電商”“多層分銷”等名義從事傳銷活動的案例屢見不鮮。
編輯:梁霄
關鍵詞:詐騙 銀行 電話 手機 毒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