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宅文化、懶癌癥催生高校跑腿經濟:"雙11"月入3千
代拿快遞、代買物品、早叫醒晚催睡、代上課、發生日祝福……如今廣東高校校園正燒起一股跑腿經濟熱。
這些提供跑腿服務的大學生被稱為“跑腿先生”,他們的報酬從每單兩三元到月入三千元不等。隨著升學,“跑腿先生”的角色也發生轉變,大一、大二的學生更多的是服務者,到了大三、大四忙碌的考研季、找工作季,他們又成為跑腿服務的需求者。
本報記者調查發現,這股跑腿經濟熱潮背后,既有95后一代大學生特有的“宅男宅女”文化和強大消費能力推動,也有互聯網共享經濟滲入象牙塔的印記。
華南理工大學學生黃明(化名)吃過午飯,打開手機平臺,為的是看一下是否有跑腿的單可搶。他在手機上設置上課期間禁止推送服務單,空余時間他才會去搶單,“就像搶紅包一樣。”
“個人跑”
月入夠一月生活費
搶單后,他會先跟對方聯系,溝通時間、方式,然后他去代拿快遞或代買東西。完成服務后,他有時也會笑著對同學說:“親,給個好評哦。”
這是跑腿先生黃明的典型一單跑腿業務。
今年5月份,黃明剛接觸跑腿業務。取快遞的小費由下單者自定,取一個小件價格一般3~5元,大件價格在10~20元。他覺得挺新鮮,“給需要的同學代拿東西,他節省時間,我賺取一些費用,比較科學。”
后來他得知華工校友創辦了一個校園服務平臺,他當即申請加入。作為跑腿先生,黃明需要上傳身份證或學生證,保證真實身份。
真實、信任,是他覺得跑腿經濟風靡高校的一個重要原因。除了代拿快遞,有時他也會幫同學買打外賣、打印資料,“感覺挺好玩。”他對比發現,代取快遞比較好賺錢,有勤勞一點的,一個月可以賺1000多元,基本夠一個月的生活費。
特別是有一次他幫一位師姐把行李扛到5、6樓,當時行李較多,他一個人搬不動,他找來同學幫忙,完成任務后,師姐還給他發了一個大大的紅包,“這種經歷蠻有意思。”
編輯:梁霄
關鍵詞:跑腿 服務 經濟 快遞 搶單 代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