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六問深港通:一度“難產” 為何選在此時開通?

2016年12月06日 08:59 | 作者:勞佳迪 | 來源:中國經濟周刊
分享到: 

六問機會

陌生的游戲,誰能掘一桶金?

“南來北往”的資金中肯定不乏機構的身影。據業內人士介紹,就“北上”資金來說,在深港通之前,外國投資者投資深市股票的唯一途徑就是通過已有14年歷史的QFII,但是它僅面向大型外國基金或其他大投資者,并要求在走完一個耗時的審批程序后才能投資或拿走利潤,深港通能夠面向更小、更積極的投資者,如向對沖基金打開大門,讓它們能夠更快地投資800多只新股票,其中很多都是創業科技公司。

“南下”資金則可能對香港的創業板興致勃勃。記者注意到,相較于深圳交易所創業板估值較高,平均動態市盈率高達 60 倍左右,近百只創業板股票市盈率超過百倍的境況,香港創業板很多小市值個股卻長年無人問津、成交清淡。這些沉沒在香港創業板市場的股價在 1 港元以下、交投非常不活躍的仙股有可能會成為內地投資者的心頭大好。

不過,盡管最終每個內地投資人都可能分享深港通帶來的改革紅利,但這個赴港投資的游戲卻并不是每個人都適合。滬港通、深港通運行中的交易所涉及的各個環節,內地市場和香港市場都有自己的運行規則,且大相徑庭,缺少經驗的投資者在做投資判斷和交易合規方面難免會有偏差。

“就拿信息披露來說,這對于股市價格波動的影響至關重要,但兩地資本市場對信息披露的要求不盡相同,在制度上實現保證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公平性和真實性之前,其實普通投資者的風險不小。”文剛銳如是分析。

“十多年前也跟風到香港開過戶,專炒垃圾仙股,但香港證券市場的規定一夜間就能大大稀釋手里的資產,到現在還心有余悸,對于香港資本市場政策不夠了解的投資者翻船概率不低。”一位有18年炒股經驗的老股民告訴記者。

“兩地交易機制還有很多細節差異,最小報價單位不一樣,開盤價和收盤價的計算、交易單位、申報價格的限制都不一樣,資金結算時間也有差別,香港是T+0,A股是T+1,個人投資者的知識結構還得先補充。” 中國上市公司市值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施光耀也對《中國經濟周刊》記者表示,投資港股更適合能夠認真仔細地學習不同的交易規則,能對預期利潤或虧損以及交易風險進行合理評估的成熟投資者。


編輯:秦云

關鍵詞:六問 深港通 滬港通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精品人成在线电影 | 中文字母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成在人线在线播放器 | 另类亚洲综合区图片小说区 | 色综合AV中文字幕 | 亚洲国产精品500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