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留學的價值不能僅用薪資衡量
“海帶”群體的不斷擴大,不僅引起了網絡輿論的關注,也讓正在海外求學的,以及即將出國留學的學生心態發生了動蕩。隨著國內高校國際化程度不斷加深,加上不少學校開辦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很多國內高校的畢業生同樣具有海外學習經歷,這對海歸來說,更是一種沖擊。
北京某高校碩士畢業生劉熙曾經在考研還是留學這件事上糾結很久,她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由于本科時學習小語種專業,自己一直以來是打算出國讀研的。然而,這幾年海歸的就業形勢不太好,自己也沒有留在國外長期生活的打算。大三下學期,她“懸崖勒馬”決定考研。
“反正無論如何都是在國內就業,衡量了一下,與其花家里幾十萬元‘投資’留學這件事,不如好好考研換個專業,豐富自己的經歷。這樣下來不僅省錢,有一個更具認可度的國內名校學歷,還能收獲一群志同道合的研究生老師和同學。”劉熙說。
至于失去的海外經歷,劉熙表示,自己也沒有丟掉外語優勢,“讀研時學校里有很多出國交流的機會,我也參與了不少外國的學術活動和實習,覺得自己啥也沒耽誤。”
海歸變成了“海帶”,留學真的就是一個賠本的買賣嗎?對此,不少曾有過留學經歷的人表示,留學的意義不僅是換來一個高薪工作和一個海歸的光環那么簡單。
蔣恬恬如今的工作單位,薪資待遇和她的英國同學比起來“讓人有點尷尬”。什么時候才能賺回來那一年多花出去的幾十萬元?她覺得“不知道得用幾百年”。但是對于那一年多的留學經歷,她表示它的價值是不能用自己現在的工作待遇衡量的。
“我真的很感謝父母可以讓我在20多歲的年紀有機會出國看看不一樣的世界,這給了我人生更多的可能性,也讓我有機會體驗到在國內感受不到的各種經歷。”蔣恬恬表示,從這一點來說,父母們是最偉大的,可以不計風險和回報地花一大筆錢讓自己的孩子出國深造。
“雖然最終我還是回國了,但是我的整個人都脫胎換骨了,這還不是留學的價值嗎?”蔣恬恬說。
在張楠看來,開闊眼界是留學最大的價值。“我不想被眼前的事和周圍環境局限了思維,畢竟待在自己熟悉的圈子里,很難知道這個世界到底有多少種可能。”
張楠說,“我和我父母都相信,出國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方式、學習方式,接觸不一樣的人之后一定會有某種改變,也許是自學能力,也許是語言能力,也許是更包容,也許是更獨立,雖然說不出是什么,但不妨出去看看。”
說到底,“海帶”或許只是海歸心里邁不過去的一個坎。張楠認為,“‘海帶’的理由千千萬,說服自己不工作是很容易的,暫時的‘海帶’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一直待著,要么降低期待找個工作,要么抓緊提高自身能力。”
“所有的痛苦都來源于期待太高,或放不下過去。”張楠說。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葉雨婷 實習生 劉淑君
編輯:梁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