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北京“土著”談房價:親身體驗每平米1千5漲到9萬

2016年11月11日 14:40 | 來源: 新京報
分享到: 

2010年3月,兩限房領秀慧谷開盤選號,當時房價為15000元/平方米左右。周曉東攝

口述人:吳小姐 媒體從業(yè)者

記錄:新京報記者 李頤暉

老房子變成大馬路,麥田草垛變成高樓大廈,身邊的小伙伴越住越遠,房子與房價成了誰都繞不開的話題……他無意中經歷了房地產十幾年的巨大變化,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他或許就是你。

生活半徑越來越大

上世紀90年代,我還上小學呢,房子之于我的意義,就是家。那時候北京也不大,生活半徑更小,出了學校,沿著護城河走,不到十分鐘就能回家,同學們與學校的距離,也就是在坐公交20分鐘的半徑內,當然相鄰小區(qū)的更多。去奶奶姥姥家,也不過是從雍和宮到崇文門、前門的距離。

由于是福利分房,爸媽的單位離家也不遠,媽媽騎車,爸爸開車,都是十幾二十分鐘的距離,干什么好像都逃不出東城區(qū),哪怕是海淀、朝陽對當時的我來說都是很遠很遠的地方。

每周從安定門做758公交車去大北邊老師的家里上鋼琴課,就跟進郊區(qū)一樣,還要經過一片一片的小麥田,恨不得大半天都要搭上。這么多年過去了,我知道鋼琴老師的家就在現在的燕丹,五環(huán)外而已,從安定門出發(fā),做快速公交,單程也就半小時。

初中、高中,我還是在東城區(qū)上學,而家卻隨著爸媽,搬到了西直門、立水橋,也就開啟了自己披星戴月的日常。

不久前參加了小學同學聚會,發(fā)現當年的小伙伴,大多也都搬到了望京、北苑、天通苑、北七家,住在安外東河沿的人越來越少。而同學們的工作地點從東三環(huán)的CBD,再到西南二環(huán)的金融街、西五環(huán)的石景山,甚至還有東南五環(huán)外的亦莊,跨城上下班,也變成了一件很平常的事兒。

編輯:梁霄

0 1 0 2 0 3 >

更多 時事新聞

更多 閱讀推薦

更多 延伸閱讀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日韩制服丝袜中文字幕 | 日韩全裸美女1区2区在线免费观看 |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 | 亚洲日本人一成在线网播放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亚洲国产精品亚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