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讓書法走出書齋

——訪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陳振濂

2016年11月11日 10:03 | 作者:郭超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中國書法發展至今,在某種程度上已經與實際生活脫節。書法的實用價值喪失殆盡,僅余下作為藝術的審美價值。”在第十次全國文代會召開前,陳振濂重提書法的記錄功能。

陳振濂 資料照片

陳振濂 資料照片

“書法不應該僅是抄錄唐詩宋詞、無關時事的雅玩,它應該恢復原有的記錄時代的人文功能。我們應該把書法從文人自娛自樂的書齋中拉出來,走向火熱的當下社會生活,直接用書法藝術來記錄與反映民生訴求,反映時代主題。”陳振濂直言,“若說今天書法不及古人,我以為,首先不是輸在筆墨技法上,而是輸在文獻與文史的價值上,古人的書法是歷史的承載,書可證史,今天的書法只是觀賞品和雅玩。”

從2002年開始,陳振濂就身體力行,用書法同步記錄時代。他每天寫一則書法作品,主題就是當天社會發生的事情。“你去看《蘭亭序》,也就是古人即興抓起毛筆,記錄一些當時的場景和感悟。只不過民國以后,我們開始用鋼筆寫字,不用毛筆了。現在又是互聯網時代,用電腦、手機打字,我們就把用毛筆記事這個傳統丟掉了。平時,我會拿張紙,看報紙上今天有什么值得關注的事,拿毛筆寫下來,盡量以文言文寫出,因為白話文句式繁復,還有標點,書寫形式不漂亮。我用文言文寫出我對今天社會事件的感想。”

如今,已經過去五年,陳振濂留下了厚厚的上千卷作品。政治、時事、文化、民生等都是他的主題,以行草隸篆寫就,賦予傳統書法藝術以可讀的時事內容和民生故事,貼近時代和大眾,為后人留下一份時代的記錄和藝術的文獻。

陳振濂認為,書法是最不缺少大眾的藝術,它比舞蹈、音樂、美術等藝術都更平易近人,更有群眾基礎。但是,要讓書法藝術具有生活氣息,成為真正的活的藝術,就不能只停留在書齋藝術的水平。“只有承載歷史的作品才能留下來,只有深入生活內核的作品才能感動人。”

面向社會,表現現實生活是書法家永遠的母題,走出象牙塔的藝術才有生命力。“古代書法本來就是記錄社會時代的書寫,但古代沒有書法藝術展覽,今天我們有書法展覽,但卻不再去記錄時代,與現實社會脫節。故而,在當下的書法藝術展覽中,我重新強調對社會責任的承擔。”陳振濂期許,書法能走出文人書齋,走向火熱當下,將觸角延伸到社會各領域。這不僅是書法的人文精神所在,也是藝術家應該具有的時代責任與使命。(本報記者 郭 超)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陳振濂 書法 書齋 審美價值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二区国产综合 | 日韩丝袜中文字幕 | 无遮挡高潮国产免费观看 | 亚洲色大成网站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中文字 | 最新在线精品国自产拍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