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悅·生活悅·生活
司徒安:這個神秘的國家,成了我的第三故鄉
“2003年,我在擔任南京大學雕塑藝術研究所所長期間,曾邀請他訪問。此間他創作了一尊3米高的米開朗基羅像,我創作了一尊齊白石像同立于南京博物院,以象征東西方藝術對話。記得當時我們的‘見面禮’是對塑,各自為對方塑像。那年他69歲,身高手大,觀察敏銳,動作快捷。 ”中國美術館館長吳為山在近日舉辦的中國美術館國際美術作品捐贈與收藏系列展:“中西之間——司徒安(Anthony Stones)雕塑繪畫藝術展”上回憶往事。
曹雪芹(鑄銅雕塑) 司徒安
英國皇家百年船會(紙本水彩) 司徒安
一晃十余年過去,對塑的“對手” ——雕塑家、畫家司徒安先生于今年仙逝,而他的200余件代表性雕塑和繪畫作品,則在展覽中被分為中西名賢、戲劇神話、勞動群像、故國風情、戲劇人生、中國情緣和宗教建筑7個部分,向中國公眾全面展現其藝術風貌中透射的熱烈誠摯的藝術情懷。開幕式上,司徒安先生的妻子馮莉莉女士將其最具代表性的雕塑和繪畫作品捐贈給中國美術館。
只有泥、自我和世界
司徒安1934年出生于英國,擁有英國、新西蘭和愛爾蘭三國國籍,生前長居新西蘭和英國。他曾任英國皇家雕塑家協會院士、英國皇家藝術協會院士、英國肖像雕塑家協會主席等職;自2001年開始,司徒安從事中英文化交流活動,先后在南京大學美術研究院、中央美院、清華美院、云南藝術學院等多所美術院校任榮譽教授和客座教授,為我國教育事業和中西文化交流作出了貢獻。
司徒安熱愛藝術,在雕塑、繪畫和設計等方面創作了數量眾多的藝術精品,他的藝術創作題材廣泛,從名人到勞動者,從巴黎圣母院到中國的自行車道,無一不體現著其對生活的關注、對世界的探索和對自我的挖掘?!霸诘袼苤?,他以人物為主要表現對象,運用堅實準確而又富有主觀表現的寫實手法塑造知識分子和普通勞動者,以個人審美傾向和美學思想表現雕塑的生命感;在繪畫中,擅長表現宗教、戲劇人物和日常生活等主題,記錄了人生瞬間,補充與彰顯了雕塑的力量。他以驚人的勤奮與創造力創作出多件藝術作品,以立體和平面的雙重表現完成了他對世界的認識與贊美。 ”吳為山說。他不僅雕塑中西名賢,而且雕塑勞動群像,定位在那些最普通的人——這些底層勞動者的身體散發著一種簡樸的韻律,維多利亞造船工人渾圓有力的身體在大泥塊的結合中散發力量,新西蘭葡萄種植工人褲腿上的褲褶粗放的線條勾勒出肌肉和有的放矢的體塊,移民裙子上的裙擺線條節奏自然之余被歸納出了簡樸又天真的韻味……司徒安的勞動群像,是在激烈的贊歌和猛烈的對抗后平靜的思考和認真的生活狀態,這個時候的他沒有功利是非,只有泥、自我和世界。
一種樸實地道的中國味道
“20世紀中國美術有一條隱形的文化線索——西方藝術家和文化學者,突破歷史局限,關注中國現實,他們將自己的所見所感、所知所思以藝術的形式記錄,成為20世紀中國美術史的重要留存。 ”中央美院院長范迪安表示?!坝啄陼r,家的附近有一家中國人開的雜貨店,母親常常帶著我光顧那家店鋪,我得知他們是中國人,從父親那里看到中國在哪里,土地遼闊,中國店主的和氣和不同的肖像,以及他們梳著兩條辮子的小女兒,都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司徒安曾經浮光掠影的印象在1984年得以親見——那一年,他受路易·艾黎先生邀請首次來到中國,這位對中國充滿濃厚興趣的藝術家初入中國就被當時的街景、工人的灰藍色制服和樸實的勞動人民等現實風貌點燃創作熱情,由此畫出了一批富有時代氣息的生動鮮活的作品,自此也種下了與中國的緣分。
在展覽中,“中國情緣”部分繪畫作品體量很大,眾多他自1984年初次來到中國之后創作的作品,都可以看出司徒安對中國土地和人民的熱愛;在這里,他找到了他自己藝術性格的發光之處,找到了他認為的藝術樂土。司徒安所畫中國寫生作品不僅僅有一種鮮活的現場感和生動的時代感,不僅僅是不同時期的再現,而是一種抽離出來的有意味的形式,簡單的一個耕田場景表達的是一種空靈飄逸的東方韻味……更加準確地來說,是一種樸實地道的中國味道。
作為一個西方文化背景的藝術家,司徒安并沒有將西方文化沙文主義深藏心底,而是用藝術的眼光來欣賞和表達同樣的美感,一種藝術家孩子般的天真與喜歡來表達,這是司徒安藝術的寶貴之處。他從一位西方學者和藝術家的角度用心研究中國,探究中國哲學和畫論,尤著力于石濤的“一畫論” 。同時,對中國的愛,不僅僅體現于他塑中國文化史上的老子、孔子、曹雪芹和當代中國的藝術家,還在于他對中國造型藝術的研究——他在形體塑造中吸收了中國古代俑制的平面法,這種壓扁了的形體具有東方樸素的審美意象。
“一個年逾七十的西方藝術家在接觸到中國文化時竟晚年變法,試圖遠離客觀形體結構的科學塑造的母語,直追形而上的東方造型之美。他在中國人的骨骼和表情中,在中國傳統藝術的形式和表現中感知著一個禮儀之邦的脈脈溫情。 ”吳為山表示。 “青少年時期,我就十分關注這個多災多難的民族和國家,那時我對中國的了解,只能通過一本雜志《中國建設》 ,由宋慶齡女士主編。我曾為新中國的誕生而歡呼,我哪里會想到60歲后,我會有一個優秀的中國妻子,哪里會想到這個神秘的國家成了我的第三故鄉。 ”司徒安曾如是說。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司徒安 雕塑藝術 中國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