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中國外匯儲備不會“彈盡糧絕”
2無需擔憂規模不足
外儲的每一次下降似乎都會引起市場關于中國外儲規模合理性的討論,當10月份外儲下降至3.12萬億美元這一規模時,部分人士開始將關注點放在“中國外儲規模降至2011年3月末以來的最低點”上,這其中不乏一些緊張情緒與擔憂。
“應該看到,當前中國外儲依舊處在相對合理的區間。以衡量外儲充足度的傳統指標為例,無論至少滿足3至4個月進口額,還是滿足償付一定外債水平,3.12萬億美元這一規模都遠超充足規模。”趙錫軍說。
據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高級研究員管濤測算,當前,中國外儲相當于(本外幣)短期外債的3倍以上,遠高于“不低于1倍”的國際警戒標準;截至今年三季度末,中國外儲能夠支付24個月的進口,遠高于不低于3—4個月的國際警戒標準。
趙錫軍指出,除了傳統指標,如果我們能充分考慮到中國匯率形成機制不斷市場化這一事實,就應該意識到央行將會很少再動用外儲對匯率進行常規性干預。這意味著隨著匯率市場化程度的不斷提高,我們對外儲的需求會逐漸降低,因此也就更沒有理由擔憂外儲規模不足這一問題了。
3未來保持基本穩定
看到中國外儲規模依舊充足的同時,仍需注意一些短期波動性因素。專家指出,未來幾個月的時間里,美國貨幣政策的變化、美元加息預期的影響以及英國“硬脫歐”等國際金融市場的波動都可能對中國外儲造成沖擊,使其出現下降的情況。
“對于這些因素帶來的外儲短期下降,需要特別做好預期引導工作。因為對于中國充足的外儲規模而言,這些因素本身帶來的影響有限,但其可能導致的預期變化則會將不利影響放大。對此,我們需要通過及時的信息公布與交流讓市場認識到外儲規模變化對經濟的影響正在弱化,引導市場逐漸淡化對外儲規模的關注。”趙錫軍說,同時也要讓市場認識到,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的基本面以及平穩的國際收支都將支撐中國外儲在中長期保持基本穩定,這一點毋庸置疑。
此外,穩定的人民幣匯率也將為外儲穩定提供重要支撐。中國經濟良好的基本面將繼續支持人民幣保持穩定,而且央行最新發布的《2016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指出,接下來,將進一步推進利率市場化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加大市場決定匯率的力度,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邱海峰)
編輯:梁霄
關鍵詞:中國 美元 貿易 收窄 外匯儲備 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