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明確個人信息保護是民心所向

2016年11月01日 09:24 | 作者:王慶峰 | 來源:南方日報
分享到: 

關注個人信息保護的利好消息來了!10月31日,提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四次會議二審的民法總則草案增加一條規定:自然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收集、利用、加工、傳輸個人信息,不得非法提供、公開或者出售個人信息。

雖然還只是草案,但這則新聞令人振奮之處,在于從立法層面上首次明確地提出個人信息權利。以往,我國對“個人信息”加以保護的法律法規、部門規章、司法解釋相當有限,在法理建設上沒有體系,在概念界定上雜亂不一,在規范效用上缺乏張力。此次修法以人大常委會為主體,相當于在最高法律位階上明確了個人信息保護的立法理由,這是開創性的一步。

長期以來,我國在法律對個人信息的直接保護上,僅有《中華人民共和國護照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身份證法》提出了“公民個人信息”;在法律的間接性保護上,也多從其他權利入手,比如憲法規定了“通信自由”,刑法規定了“人身權利”,民法通則規定了“名譽權”,許多部門法和行政法規、規章、司法解釋等,也以不同角度提出了個人信息的保護。但是林林總總,給人一種雜亂無章的失序感。

2003年,國務院就開始委托有關專家起草《個人信息保護法》,到現在為止還沒有面世的一個主要原因,是缺乏立法理由。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涉及個人信息保護的基本原則、信息主體的權利以及個人信息的收集、處理、利用和傳遞規則,還有執行機制及監督機制等,但內容條分縷析、巨細無遺的前提,是在立法層面上承認并界定“個人信息”,并據此設計法律體系、嚴密信息保護。顯然,此次修法是一個最好的由頭。

在信息保護最終有法可依前,我們仍需面對侵犯個人信息的“低成本”現狀。就目前對信息保護的法律實操性而言,多規定了對個人信息的保密義務,而很少規定違背義務的后果。2008年提交的刑法修正案曾提出“非法獲取個人信息,追究刑事責任”,但也只是在一些電信、金融詐騙的大案要案中,約束力才得以體現。因此,明確個人信息受到法律保護,實際上也是在為專門的法條鋪路,以此強化個人信息保護的規范效力。

今年下半年,以徐玉玉案為代表案例的“電信詐騙”,引發了各地疾風驟雨般的專項治理。人們通過媒體認識到,自己的網購記錄、航班信息、醫院就診等,隨時都有可能落入他人之手。在這種形勢下,信息濫用成為整個社會的關注議程;人們也意識到,隨著數據時代的發展,信息泄露將不可避免地成為達摩克利斯之劍。在此時提出“個人信息保護”,既是民心所向,也在一定程度上順應了時代潮流。

民法總則規定著民事活動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則,關乎每個人的切身權利。此次提出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必將在“信息保護”方面起到提綱挈領的作用。通過法律的體系建設、概念的界定統一、規范效力的普遍施用,我國的個人信息保護終將有所破局。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個人信息 法律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在线观看人成视频免费不卡 | 日本高清一本大道不卡视频 | 亚洲综合精品久久玖玖玖 | 日韩欧美国产手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第一页在线 | 亚洲国产aⅴ成人精品无吗 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