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聚·焦點聚·焦點
央行27日開展2100億元逆回購 流動性投放加大
為何央行在公開市場大幅凈投放資金,但市場機構還感到緊張程度不減?
記者了解到,除了10月份財政繳款、外匯占款持續下降等不利資金面的因素外,本輪緊張更多是源于在過低利差和高杠桿的背景下,機構加大資金錯配力度,令其對短期流動性的需求加大,在此背景下,稍有“風吹草動”,如央行在本周未續作到期的1660億元中期借貸便利(MLF),就加劇了謹慎情緒,利率波動被放大。
華融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昨日對上證報記者表示,目前政府在抑制某些地區房價過度上漲,經濟處在弱復蘇階段,煤炭價格也在上漲。在此背景下,雖然貨幣政策的立場仍是中性的,但央行或也可以容忍略高一些的銀行間市場利率,這與宏觀經濟基本面情況是一致的。
資金供給充裕,價格卻不便宜的“緊平衡”狀態,或將成為資金市場未來的一種新常態,也被視為監管層“去杠桿”的手段。
“為抑制債市泡沫,預計未來短端的利率波動性將增加,以抑制債市機構的過度加杠桿行為。”興業銀行(601166,股吧)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說。據興業研究測算,近期銀行間市場短端利率不斷上行,甚至超過了9月的季末水平。
短期流動性緊張不必擔憂
10月份以來,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加大,最新數據也顯示外匯占款也在下降。在此背景下,從央行在公開市場的操作思路來看,從上周開始恢復了7天、14天、28天的多品種逆回購操作,加大逆回購投放資金力度,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
交通銀行(601328,股)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昨日對記者表示,整體來看,目前流動性并未出現明顯趨緊的信號。根據交行即將對外發布的交銀銀行間市場流動性指數(IBLI)監測,10月份銀行間市場流動性分別在18日、21日和25日多次出現“關注”提示,但在此后的26日,央行再次進行大額逆回購后,市場流動性趨緊局面得以消除。
雖然本周的流動性緊張,令一些市場人士將其與2013年那輪資金面緊張相比。但記者昨日采訪到的市場人士均指出,今年來,由于公開市場操作頻率已從每周兩次增至每日操作,目前央行對流動性的調控力較三年前已大幅提高,加之近期公開市場仍在凈投放資金,因此不會出現類似三年前那樣的異常波動。
“央行不會放任資金面朝更緊的趨勢發展?!边B平說,央行正小心翼翼地調控市場流動性,既在避免對人民幣匯率貶值帶來更大壓力,也在避免向市場傳遞突然收緊的信號,對經濟增長不利,央行正努力做到這兩方面的平衡。由于今年央行增加了公開市場操作規模和頻次,市場流動性在部分時點受逆回購到期資金集中回籠影響,出現短暫流動性趨緊現象應屬比較正常的一種市場反應,不必過于擔憂流動性風險爆發。
而從長期來看,美聯儲加息進程也是央行貨幣政策不得不關注的因素之一。伍戈告訴記者,對于我國而言,雖然基本面不支持人民幣匯率大幅貶值,但在美聯儲加息大背景下,加之國內投資者主動尋求全球化資產配置,中國的資本流動也面臨著現實的挑戰。
編輯:梁霄
關鍵詞:資金 市場 流動性 央行 逆回購 利率 風險 充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