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第一學歷211”背后的信息不對稱與公平焦慮
近日,浙江省171家單位帶著3500余個崗位,來南京“組團”招收優秀畢業生。記者在現場采訪時發現,“供需不對等”問題出在了招聘中的不少“隱形門檻”上。第一學歷非211高校,讓不少求職者遭遇了“難跨的門檻”。(10月23日 《揚子晚報》)
在求職的過程中,“第一學歷211”這一道人為的藩籬,將不少應屆畢業生擋在門檻之外。這種裹挾著“出身論”“血統論”的就業歧視,在本質上就是一種以偏概全;即使第一學歷不好,這些通過考研實現向上社會流動的研究生,難道就一定比那些本科學歷為211高校的同學們差嗎?“第一學歷211”造成了事實上的機會不平等,讓一些“出身不好”的研究生輸在了起跑線上。
這邊廂,求職者及公眾連篇累牘地批評質疑;那邊廂,用人單位依然樂此不疲地進行著學歷歧視。雙方的觀念沖突和價值分歧,說到底就是價值理性和工具理性的紛爭。從價值理性的角度出發,招聘應該機會公平,對所有求職者一視同仁;從工具理性的角度來說,招聘也是有成本的,用人單位總是想用最低的成本招到最適合需要的人才。
招聘是求職者和用人單位一個符號互動的過程。一份簡歷、短則幾分鐘長則十幾分鐘的面試,難以測試出一個求職者的綜合素質。畢竟,擅長印象管理的求職者,給用人單位提供的是經過精心裝扮的“鏡中我”,而并非“真我”。在這樣的背景下,求職者提供的能夠證明其能力的各種各樣的證書,有助于打破用人單位與求職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
與普通高校相比,“第一學歷211”的畢業生在就業市場更受青睞,也有一定的現實依據。一方面,那些在高考競爭中脫穎而出,本科進入211高校的求職者,整體上學習能力更強、更有自律能力;另一方面,211高校和普通高校在人才培養模式上有一定的區別,211高校的本科教學質量整體高于普通高校。當“第一學歷211”成為一個具有區分性的身份標簽,用人單位難免會以此作用一種“隱性門檻”。
同樣是211高校的研究生,第一學歷是否211,為何在求職競爭中具有鮮明的反差?一方面,高考是目前最具公信力的人才選拔機制,研究生入學考試則存在著一定的“貓膩”;權力、關系、財富等社會資本的滲透,在一定程度上損傷了研究生的“含金量”;另一方面,近年來研究生的大規模擴招,導致人才培養質量的下滑?!耙涣鞯谋究粕?,二流的研究生,三流的博士生”盡管有失偏頗,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人們對研究生質量參差不齊的擔憂和焦慮。
只有讀懂用人單位的利益訴求,提高研究生的“含金量”,“第一學歷非211”的就業歧視才會越來越少。(楊朝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求職 要求 第一學歷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