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聚·焦點聚·焦點

劉斌志:嚴格監管校園網貸行為

2016年10月24日 10:36 | 作者:劉斌志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2016年2月,河南一大學生利用同學的身份證件騙取校園貸款,參與賭球活動,后因無力償還近百萬元的債務而跳樓自殺;前不久,廣東一大學生通過網絡借貸平臺網貸3500元買手機,陷入“以借代還”的惡性循環無法自拔,滾雪球般欠債10萬元;大學生在網絡平臺借貸而產生“裸條”的事件也引起社會廣泛的關注和討論……這些事件集中反映出當前大學生網貸行為的無序和混亂。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光明圖片/視覺中國

在各大商業銀行停止大學生信用卡業務之后,以現金借貸和分期付款購物為主要形式的各類網貸公司和平臺開始“入侵”校園。我在重慶各大高校的調研結果顯示,目前有15.6%的大學生參與過網貸行為,有35.8%的大學生表示可以考慮網貸,有49.2%的大學生被網貸宣傳員宣傳過業務,有73.1%的大學生知道網貸信息。

開展校園業務的各類網貸公司和平臺也是名目繁多、良莠不齊,比如宜人貸、君融貸、借貸寶、名校貸、分期樂、優分期、趣分期、同學加油、校柚、零零期分期、零用金等等,這些平臺多是通過校園代理和中介,在大學生群體中間開展貸款業務。

大學生網貸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大學生的經濟壓力,促進了大學生的消費,也為大學生創新創業提供了一定的資金便利,但由此給大學生、大學生父母以及網貸公司和平臺帶來的經濟風險卻不可忽視。

部分網貸公司和平臺存在虛假宣傳、風控不嚴、虛假審核和無序發展的問題,有些網貸公司和平臺甚至惡意放高利貸,編織各類費用陷阱,如“服務費”“逾期費”“催收費”等,通過這些途徑謀取暴利。還有些網貸公司和平臺游離于央行征信系統以及學校監管系統之外,通過各類宣傳單和隱秘QQ、電話等方式宣傳,通過惡意營銷刺激誘導學生非正常消費或使用資金的趨勢明顯。

缺乏監管和審核的網貸行為不僅加重了大學生的償債負擔,給學生家長帶來連帶償還的壓力,也擾亂了正常的教學秩序,給校園和社會帶來巨大風險。相關的虛假宣傳、無序營銷以及低門檻貸款導致部分大學生借貸無度,甚至逼著學生“借新還舊”,陷入“循環貸、利滾利”的深淵而不堪重負。

為此,建議國家相關金融監管部門、教育管理部門及時出臺相關管理辦法,借鑒已有的學生信用卡管理以及國家助學貸款的經驗,及時規范、監管并引導校園網貸行為。

一是及時調研和分析當前網絡貸款的現狀,尤其要重點調研大學生網絡貸款行為,掌握校園網貸的規模和面臨的風險程度。及時掌握并分析各高校大學生參與網貸的人數、分布、金額以及使用去向等信息,了解大學生消費及理財的情況,把握相關動態,管控大學生消費中存在的金融風險。各高校學生管理部門必須及時了解本校學生借貸情況,并通過學生工作處、團委以及學生會等宣傳大學生理性消費、適度理財、隱私保密等相關知識,做好大學生“財商教育”。

二是加強監管。要求相關網貸公司和平臺履行相關規定,貸款前認真審核大學生是否具備按期還本付息的能力。相關網貸公司和平臺應參照履行《商業銀行信用卡業務監督管理辦法》的規定,在向學生發放貸款之前,網貸平臺及公司必須落實第二還款來源(父母、監護人或其他管理人等),取得第二還款來源方愿意代為還款的書面擔保材料,并確認第二還款來源方身份的真實性。在提高貸款額度之前,網貸公司和平臺必須取得第二還款來源方表示同意并愿意代為還款的書面擔保材料。

三是加強政策制定。制定并公布相關網貸公司和平臺面向大學生網絡放貸的月度最高額度、最高利息、資金消費最高額度以及單一用戶可參與的平臺數量,各網貸公司和平臺也應該將這些信息在顯著位置公布。規定相關的網貸公司和平臺必須公開披露與相關教育機構簽訂的關于大學生網貸許可的協議。

此外,建議教育管理部門與金融管理部門、相關高校聯合出臺關于促進社會資本支持大學生創業創新項目的相關規定,對于特定階段的學生,比如大三、大四有創業需求的學生,鼓勵各大網絡貸款平臺與學校建立合作機制,適度為學生提供創業啟動資金貸款服務。

(作者系九三學社社員、重慶師范大學副教授)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劉斌志 監管校園網貸行為 騙取校園貸款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国产a | 亚洲Aⅴ男人的天堂在线观看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a√ 亚洲乱码精品不卡 | 中国老熟女精品久久国产精 | 思思久久69视频 | 在线日本亚洲yy60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