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眾說 眾說
國家助學金“縮水”,也是學生權益的“縮水”
全日制研究生獲得國家助學金是受法律保護的權益,保護這種權益,需要校內權益申訴機制與外部監管機制的共同發力。
據《新京報》報道,包括南京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在內的多所知名高校存在研究生國家助學金發放“縮水”、延遲的問題。根據規定,部屬高校研究生資助標準為每生每年6000元,但這些高校只發放了5000元。人民大學此前已經補發了2015屆、2016屆碩士研究生的補助金,南京大學也宣布補發。
研究生國家助學金政策,是研究生培養機制改革的組成部分,也是國家學生資助政策的重要內容。這一政策的目的,一方面是讓中央財政和地方財政分擔研究生培養成本,提高研究生的待遇;另一方面也是希望借助動態調整機制,激勵研究生專心學業和科研。它在總額度上基本能抵消研究生的學費。在此基礎上,學校可根據學生學習成績、科研進展、社會服務等方面的表現動態調整助學金的額度,以鼓勵研究生真正成為“研究”生。
高校延發、少發國家助學金,雖然每名學生只“縮水”1000元,但對于沒有穩定收入來源的研究生而言,也會造成不小的影響。一則,由此造成的心理上的不平衡感,會讓他們對母校的感情留下“黑點”;二則,經濟來源“縮水”,也影響專心科研。甚至,這也可能引發這些知識精英對該項國家政策嚴肅性的質疑,影響他們對“研究生培養成本分擔機制”的政策評價。
值得注意的是,全日制研究生獲得國家助學金是受法律保護的權益。《高等教育法》規定,高校學生的合法權益,受法律保護。這其中包括他們獲得獎學金、助學金和貸學金的權利;而依據《研究生國家助學金管理暫行辦法》,研究生國家助學金用于資助全國普通高校納入全國研究生招生計劃的所有全日制研究生(有固定工資收入的除外)。從這個意義上講,國家助學金“縮水”就是研究生權益的“縮水”。
但奇怪的是,學生只有通過論壇吐槽、媒體報道后事情才有轉機。這說明,在學校內部,學生合法權益的保護還缺乏通暢的渠道和機制。高校健全學生權益的救濟機制,是對研究生獲得國家獎助學金權益的必要手段。
內有學校通暢的學生權益保護渠道和機制,外有教育主管部門的監管和督導,學生權益和政策執行“縮水”的事件才會大大減少。
□梁鑫(教育工作者)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國家 助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