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立足實際求實效

2016年09月28日 15:59 | 作者:犁一平 | 來源:光明網
分享到: 

“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幫助困難群眾脫貧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中之重。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各地都在全力以赴推進扶貧攻堅,并取得了十分顯著的成效。但欣喜之際,也要冷靜地看到,個別地方的扶貧工作,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問題。

在發展產業上,要防止一哄而上。在農村,發展產業是脫貧的重要路徑,也是授人以漁的扶貧方式。貧困戶掌握了熟練的種養業辦法,獲得了有效的“造血”機能,脫貧致富自然水到渠成。不過,發展產業必須要注意兩個結合:一是與市場環境結合,不能盲目發展;二是與農村實際結合,不能空中樓閣。

有些基層干部,并非不懂這些道理。但具體工作中,“比、學、趕、超”的“政績”驅使,常常使之急功近利、頭腦發熱,不經細致的調查論證,便按照自己的主觀想法“指導”貧困戶發展產業,甚至把扶貧舉措變成了“行政強迫”。這種做法,不僅違背了貧困戶的個人意愿,而且帶來很大的市場風險,一旦銷路不暢,很可能增產不增收,導致貧困群眾的埋怨。還有個別干部,推進扶貧工作的同時,還希望有“政績工程”,于是搞“大手筆”:一個村、一個鄉、一個縣集中發展某項產業。其結果,往往造成局部的“產能過剩”,或者“谷賤傷害”,或者“賣不出去”,最終勞民傷財,使扶貧變成了“折騰”。

還有,“捆綁扶貧”有名無實。一些貧困戶,既沒有文化知識,也缺乏相應技能,對發展產業更是一竅不通。為此,一些地方積極推行“大戶+小戶”的“捆綁扶貧”方式。因為有的貧困戶拿到扶貧貸款,往往不知如何使用,同時,一些大戶則為缺少發展資金而發愁,將二者捆綁起來,把扶貧貸款向有經營能力的大戶集中,貧困戶則憑借股份獲取穩定回報,無疑是一件雙贏的好事。但這種“捆綁”方式,必須建立在雙方自覺自愿的基礎上,也并非能夠普遍復制。

有的地方,強行搞“拉郎配”。沒有“大戶”,便“矮子里面拔高子”,不缺資金,也要強行“集中”。這樣的做法,兩邊都不情愿,未必能以“大”帶“小”,真正助推貧困戶脫貧致富。而且,個別地方“捆綁扶貧”缺乏有效監督,扶貧資金進了大戶的“口袋”以后,實際并沒有給貧困戶帶來多少利益,甚至導致“幫人掏了窮人的腰包”。這種結果,顯然與扶貧目標背道而馳。

民間有句俗話,“十里不同風,百里不通俗”。扶貧工作,同樣也面臨著“一城一地”,甚至“一城一地”之內也存在千差萬別的現象。因此,真扶貧、扶真貧,必須實事求是,緊密結合自身實際,切實做到因地制宜。否則,頭腦發熱、盲目跟風,很可能“歪嘴和尚念經”,把好事變成壞事。(犁一平)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實際 實效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思思re久久精品66在热线热 | 欧美日韩国产福利 | 亚洲中文字幕一级视频 | 亚洲国产一二三区欧美日韩 | 日本资源色偷偷网站 | 久久精品亚洲热综合一本奇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