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藝術家齊聚雷丁監獄 紀念王爾德度過的黯淡歲月
王爾德和波西共處一間牢房。前者哀婉地將腦袋別向他處,后者斜眼瞟向對方。藝術家馬琳·杜馬斯(Marlene Dumas)為這兩位戀人所做的肖像被并排懸掛在雷丁監獄同一面墻壁上,他們都沒有面向彼此,眉眼之間卻充滿了戲劇張力。1895年至1897年,王爾德在這里度過了他人生之中最陰暗的歲月,并且寫下了詩作《雷丁監獄之歌》以及書信集《自深深處》,后者是一篇篇堪稱千古絕唱的獄中情箋。雷丁監獄在2013 年就結束了作為監獄的歷史,9月4日至10月30日,它成為Artangel最新藝術項目的場地向公眾再次開放,這個項目名為“內部:藝術家和作家在雷丁監獄”,知名藝術家、作家、演員都將參與其中,而其核心便是王爾德和他的監獄生涯。
馬琳·杜馬斯為波西和王爾德所作肖像并排懸掛在雷丁監獄的墻壁上
雷丁監獄成為藝術家的舞臺
雷丁監獄內景
沿著鐵鑄的樓梯拾級而上,在開放的監獄中庭徘徊,觀眾也許會偶然地發現牢門里面孕育的故事。在一間牢房里,被謀殺的意大利同性戀導演帕索里尼正與母親面面相覷;另一件獄室,作家讓·熱內與其戀人阿布達拉熱淚重逢。這些杜馬斯的繪畫全都是根據照片創作的,探討人與人之間的微妙關系,分離、失去、渴望、死亡。
馬琳·杜拉斯所作的帕索里尼肖像,一邊還有囚徒留下的涂鴉
在一扇關閉的門背后,讓·熱內的短片《情歌戀曲》正在播放。短片之中一個經典橋段,就是獄吏透過窺孔觀察單人監牢內動向,他看到不同種族的青年充滿自戀意味的舞蹈,獄吏憤而入內懲罰囚犯,卻激起對方更動情的幻想。這部作品在發布不久后就被禁播,在展覽現場,觀眾也只能從門上孔洞向內窺探,一覷其孤獨、嚴肅又瘋狂的意境。
受苦是漫長的瞬間
展覽的核心部分依然是王爾德度過漫長2年的監牢。因為和阿爾弗雷德·道格拉斯(波西)的關系,王爾德因“與其他男性發生有傷風化的行為”而被判處2年苦役。人屆中年的王爾德飽受監獄生活的折磨,雖然留下了不朽的文字,卻也已經心力交瘁。出獄之后,他與波西重聚又分開,最終于1900年因腦膜炎去世,享年46歲,而波西此后也長期受到精神問題困擾。
1893年的王爾德和波西
王爾德去世67年之后,同性性行為在英國終獲合法化。而王爾德的受難,他在法庭上為“不可言說的愛”所做的辯白,成為歷史的珍貴記憶。
王爾德的囚室非常狹窄,單人床堅硬而陰冷,在囚室的盡頭,是一個水槽和坐便器。《衛報》撰稿人阿德里安·席爾勒(Adrian Searle)估計王爾德時期會比現在更加艱苦一些,因為王爾德曾因為痢疾而堵住了下水道,招致獄卒嘲笑。
每周會有一位朗讀者在此朗讀《自深深處》
原本沉重的木門已經被更換,窗戶開得更大,昏暗的汽燈也被點燈所取代。正是在這個囚室里,王爾德寫下了《自深深處》。愛爾蘭作家科爾姆·托賓稱之為史上最偉大的情書之一。在展覽期間的每一個周日,都將有一位朗讀者將其通讀一遍,每一次大約會持續5個小時。參與朗讀的人包括作家科爾姆·托賓、劇作家尼爾·巴特利特、電影演員大衛·本衛肖與拉爾夫·費因斯、搖滾歌手帕蒂·史密斯等。
王爾德所在監牢的木門而今是諾丁漢司法博物館的藏品,本次展覽,它也重回故地,成為藝術家讓-米歇爾·潘辛(Jean-Michel Pancin)作品的一部分。這件雕塑作品所安放的位置是王爾德時代的監獄小禮堂。“在冷酷的寄宿學校哭著入睡的男孩成了判處你兩年苦役的戴假發男子……”作家狄波拉·李維(Deborah Levy)在這封虛擬的致王爾德的書信中如是寫道,觀眾可以在現場通過耳機聆聽作者朗讀的這一系列信件。
曾經的監獄小禮堂安置著王爾德的牢門
攝影師南·戈爾丁也是一位王爾德的忠實粉絲,她于15歲接觸到王爾德作品,深受感染,從此走上了一條“塑造自己,成為自己”的旅途。
現場展示的一件視頻作品記錄了戈爾丁采訪一位91歲老人的影像,這位老人依然在為70年前因同性戀被判罪而要求政府對他做出道歉。他優雅的嗓音回蕩在監獄之中,打破了沉默與平靜。
在隔壁的牢房,正播放著王爾德戲劇《莎樂美》的兩部早期默片。前文所述的讓·熱內的《情歌戀曲》也是戈爾丁設置的。
戈爾丁帶來的最重要的一件作品是她為密友、德國演員克萊門斯·希克(Clemens Schick)所拍攝的一系列肖像,她在1996年與其相識,并與之同床共枕。“不知道為什么,我一開始沒有意識到他是同性戀,”戈爾丁笑談,“我從十四五歲的時候就可以認出一個同性戀,有時候,甚至比他們自己發現得更早。”自此以后,她以鏡頭記錄希克的生活,一直持續到2012年。
南·戈爾丁作品《男孩》
“我們都很崇拜王爾德,”戈爾丁表示,“我們閱讀他所有的文字,他寫的,關于他的。我們在談話中頻繁引用他的語句。他對我們來說具有重大影響。不僅是藝術上的,也是生活上的,他的態度,他的華麗風格,他的機智詼諧。可惜的是,在這次展覽中沒有人去談論這方面的內容,這些是對我影響最深刻的。”
生命與記憶之光
大部分的牢門都是緊閉的,并沒有藝術家的創作可以欣賞。然而,在牢門之上,甚至在囚室的墻壁上,依然能夠看到少量的涂畫,要求提供廁紙,被隔離禁閉,或是,被取消了煙草的特權。這是曾經在這里生活過的人所留下的痕跡。囚犯的刻畫沒有這么鄭重其事,但也已經成為這個藝術項目觸動人心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為奴12年》的導演史蒂夫·麥奎因曾在2008年拍攝了一部名為《饑餓》的電影,講述愛爾蘭共和軍在1976年被英國政府鎮壓之后,其成員為了爭得政治權利,在監獄中發動了絕食、不清潔等抗議活動。麥奎因同樣參與了本次項目,他在一間囚室里安置了一個上下鋪的床,并且用一面鍍金的公主帳將其覆蓋起來,藝術家用這種方式,營造出瑰麗與凄苦并存的感覺。
史蒂夫·麥奎因作品
多蕾斯·薩爾希多(Doris Salcedo)將長條桌子正反相疊,擺放在監獄的走廊處,觀眾不得不繞開而行,如若他們細心觀察,會發現有細微的小草從桌子的木條之間生長出來。
多蕾斯·薩爾希多作品
在一個監獄里,藝術家羅尼·霍恩(Roni Horn)留下了兩幅肖像畫,幾乎是相同的正面形象,仿佛抓住了每一個囚徒入獄之時在相機快門前站定的那一個瞬間。在監獄之中,仿佛時間也慢了下來。
菲利克斯·岡薩雷斯-托雷斯(Felix Gonzalez-Torres)的海報疊放在地面上,每一張上都有一只飛鳥,以及空空蕩蕩的天空。在幾處開放的門廊處,懸掛著他的珠簾,藍色和銀色交相輝映,像是水波蕩漾,又恍若生命與記憶之光。
藝術家沃爾夫岡·提爾曼斯(Wolfgang Tillmans)在監獄里發現了一塊破碎的鏡面,利用這塊鏡面,他創作了一系列自拍像。照片之中,扭曲、斷裂的自我,消失在骯臟、昏暗的角落。他也試著將鏡頭對準了窗外,隔著條條格柵,是一百多年來的囚徒反復注視的風景。
在某一條走道的盡頭,地面上有一個破舊的寶箱。往下看去,寶箱底部有一個洞,它穿透地面一直向下。也許預示著一次逃獄的企圖?透過這個洞,可以看到一個人的身體,他穿著白色的衣服,戴著藍色手套,在他身下,是鋪滿鵝卵石的河床,在他身前,是一塊長滿苔蘚的石頭,這番景象沐浴在陽光照耀下。
羅伯特·戈伯特(Robert Gobert)作品《寶箱》
他逃獄成功了嗎?抑或這是一具尸體?為何在監獄的地下會有這樣一番清新的圖景?或者,它預示著,在少人問津的地方,同樣有一番別樣的風景。
編輯:陳佳
關鍵詞:藝術家 齊聚雷丁監獄 紀念王爾德 度過的黯淡歲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