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聲·政情>觀察 觀察
農民進城窘境:表面上看似不愿 實則是“不敢”
“逆城鎮化”現象開始出現
“過上和城里人一樣的好日子”是農民千百年的夢想,但為何有些農民不愿意進城?
據中國城鎮化促進會統計,我國每年農民工外出的增長速度從2005年至2010年間的年均4%下降至2014年的1.3%,2015上半年僅有0.1%。同時,40歲以上的農民工所占比重從2008年的30%提高到了2014年的43.5%。農民工回鄉意愿有所增強,“逆城鎮化”現象開始出現。
在記者隨機采訪的不愿進城農民當中,大體可以分為三類:
第一類,雖然向往城市生活,但因為到城鎮就業不穩定、擔心失去多項財產權益、子女入學難、生活成本高、遭人歧視、拆遷過程中經濟利益受損等因素,進城、“上樓”時顧慮重重,表面上看是不愿,實則是“不敢”。
第二類,喜歡住傳統農房,因為方便養雞養鴨、放置農具、不用爬樓等。山東省夏津縣齊莊村一位村民說,齊莊村約有310多口人,2012年開始搞城鎮化建設,讓農民上樓居住,雖然不少人已經搬進樓房居住,但并不情愿,包括他在內。他今年60多歲了,腿腳也不靈便,還是住平房方便。另外,大多數農民依然務農,他住在樓房農機具根本沒地方放,想養些雞鴨鵝都沒法養。
第三類,部分農村已經“優于”一般城鎮。山東省臨沂市蒙陰縣野店鎮毛坪村村民劉宗山種了3畝果園,還開辦了一家農家樂,一年收入至少10萬余元?!稗r村生活可比城里‘恣(舒服)多了’?!眲⒆谏秸f,水、電、暖、氣全通了不說,上學、看病、辦事都能“不出村”,想去哪里逛逛開上車就走,城里優越條件村里一樣不少,還比城里強不少?!拔疫@樣帶院子的三層樓房、3畝搖錢樹一樣的果園、農村清新的空氣、不受管束自由自在的生活,有幾個城里人能享受到?”
城鎮化面臨多重挑戰
多名專家學者、干部群眾反映,今后一段時間,我國城鎮化可能面臨速度降低、“二元社會”變“三元社會”、部分中小城市吸引力下降等多個新挑戰。
一是城鎮化“降速”,將從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國家發改委預計,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城鎮化速度將有所放緩,將從過去的高速增長轉向中高速增長。根據十三五規劃,未來五年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需提高3.9個百分點,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需提高5.1個百分點。
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院長助理陳杰等專家研究發現,2000年至2012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年均增加1.36個百分點,隨后城鎮化率開始“減速”。2013年僅增加1.16個百分點,2014年更進一步降低到1.04個百分點。按照國際經驗,城鎮化率在50%至70%本應屬于城鎮化加速期,這時候出現城鎮化進程放慢是不可思議的,也對完成十三五規劃目標增添諸多不確定性。
二是大量農民工至今難以完全融入城市,“二元社會”不僅難以實現“城鄉一體化”,未來還有變為“三元社會”的危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員趙俊超等專家認為,2015年,我國農民工總量已達2.77億人,他們和家人雖然已經事實上在城鎮生活,但無法有效融入城鎮社會。特別是在一些農民工大量流入地區,在原有城鎮居民群體之外,又出現一個數目龐大、相對封閉的農民工群體,和原來的城鎮、農村兩大群體形成“鼎足之勢”,這一現象被稱為“三元社會”。
還有專家指出,從絕大部分農民工的各種權利保障與福利待遇來看,他們只是在城市“掙錢”維持生存和溫飽,只是在很淺、很低的層次上住在城市。他們一般生活在工友和同鄉構成的小圈子中,在同質性圈子中工作、生活和消費,根本談不上在城市深度的經濟融入、政治融入和社會融入。
三是部分中小城市吸引力下降,農民進城落戶意愿持續走低。記者在多地調研發現,除省會城市外,不少地市、縣城城區落戶門檻全部放開,但農民進城落戶意愿持續走低。作為全國新型城鎮化兩個省級試點之一,安徽16個地級市實施農民進城落戶“零門檻”,但一年來蕪湖、阜陽、宿州等地級市城區新增落戶人口均不超過7000人,其中戶籍人口600萬人的宿州市,一年來城區落戶人口僅2927人。
湖北宜城市一次抽樣調查顯示,當地70%農民有遷到城市居住的意愿,但不愿意遷入戶口。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研究所原所長肖金成等多名專家反映,由于部分地區中小城市吸引力弱化,一些農民不愿意落戶進城,導致常住人口城鎮化率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之間差距不斷拉大,農民就地就近城鎮化難度將進一步增大。
打消農民的后顧之憂
多名基層干部群眾認為,需要分類施策解決好城鎮化進程中的各種問題,尤其是要打消進城農民的后顧之憂。
對于不愿進城農民,有關部門還是要圍繞農民最關心的重點領域持續發力,打消農民進城的后顧之憂。山西、陜西、河北等地農民反映,就業、教育、醫療、社保、戶籍、住房等各項待遇中,最迫切需要解決的就是教育和社保。
“工作可以自己找,房子可以自己買,一年病不了幾次并且大病還有新農合,戶口有了更好沒有就先用暫住證,最讓人揪心的就是孩子上學和自己的社會保障,這兩項除了靠國家來解決外,個人是一點辦法也沒有?!标兾魇∽跛h營盤鎮朱家灣村村委會副主任石家學說。
另外,要充分尊重農民的意愿,絕對不能搞強迫命令。在城鎮化過程中要切實尊重農民意愿,充分尊重群眾自主定居的權利,讓他們自己選擇,不搞強迫命令“逼”農民進城,不能讓農業轉移人口“被落戶”“被上樓”,切實維護好廣大農民群眾的合法權益。
部分基層干部群眾認為,在城鎮化過程中應宜農則農、宜城則城,摒棄視城鎮為先進,視農村為落后的觀點?,F在那種不顧群眾意愿,強行推動“農民上樓”、“農民進城”的做法是不對的。與此同時,在城鎮化規劃過程中,應當充分聽取群眾意見,避免少數領導干部或專家從某種所謂高大上的理念出發,一廂情愿地推動城鎮化。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農民進城窘境 表面 不愿 實則 “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