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用好網絡 激發優秀傳統文化活力

2016年09月07日 13:42 | 作者:唐紅麗 段丹潔 |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分享到: 

充分運用互聯網思維推進優秀傳統文化傳播,對于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塑造生態良好的網絡空間具有重要意義。近日,針對如何做好數字時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網絡傳播,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等問題,記者采訪了相關學者。

網絡拓展

傳統文化傳播空間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包含著許多人類文明的智慧,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中國文化網絡傳播研究會秘書長金海峰表示,“從諸子百家到四書五經,體現出我們的祖先對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等關系的認識,時至今日,在當今社會乃至世界范圍仍具有重要的文化價值和借鑒意義。”他表示,發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涵對于增強文化自信,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如今傳播優秀傳統文化最便捷、最有效的方式無疑是利用互聯網傳播技術。

中華美學學會副會長王杰對此表示認同,他說,“網絡作為一種新的傳播技術,在很大程度上拓展了傳統文化傳播的空間,增強中華優秀文化的影響力,利用互聯網技術加以傳播是一種很好的辦法。”同時,王杰表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非常豐富的內涵,不僅包括文史哲著作,還包括很多民間傳承下來的藝術形式,諸如古琴、山歌、地方戲等,都可以通過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在互聯網上進行傳播,通過多元多樣的碰撞和交流,對優秀傳統文化再生產、再創作,讓更多的人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從而獲得審美的愉悅和情感的寄托。

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再生產

互聯網傳播具有視覺直觀等特點,在傳播信息和文化方面具有跨時空、跨領域的先天優勢,對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的發掘、整合、加工,最終實現現代轉化具有重要作用。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張利群提出,過去文化傳播載體形式較為單一,數字技術的發展推動文化傳播進入融媒體時代,互聯網不再是單一的傳播媒介,而是衍生出媒體的生產性功能,在推動優秀傳統文化再生產,實現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方面起到不可忽視的作用。他表示,互聯網對傳統文化的創新生產主要通過三個渠道:第一,改變原有的媒介傳播形式,傳統文獻典籍可以通過電子化、數字化等方式得到更好的復制與保存,同時也便于流通、閱讀與檢索。第二,將語言文字文學改變為視頻、音頻等形式,將優秀傳統文化作為一種生產資料,投入再生產環節。第三,加強優秀文化產品的翻譯工作,利用互聯網發布平臺推動中華文化走出去,實現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跨文化傳播。

“做好‘互聯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播’,首先需要政府投入,為實施中華文化經典工程提供保障和支持;其次要發揮學界力量,提高優秀傳統文化傳播質量和吸引力。”王杰表示,過去,一些學者對基于網絡新媒體所帶來的文化創造和文化創新認識不足、重視不夠,認為只有通過傳統媒介進行的傳播才能傳承傳統文化的精髓。隨著社會的進步,文化傳播形式不斷擴展,大眾的智慧和創造力在互聯網傳播中被集合起來,激發了優秀傳統文化的活力。通過網絡能夠學習中華優秀文化、感受中國美學精神,將優秀的文化基因滲透到文化生產創作中。

避免庸俗化傳播

互聯網作為一種傳播工具是一把雙刃劍,雖然能夠實現方便快捷、隨時閱讀,但在傳播文化和信息方面卻存在碎片化、快餐化、娛樂化等問題,這在傳播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方面也不例外。

王杰表示,碎片化是網絡傳播不可避免的問題。快節奏的生活方式使人們常常利用空暇的時間上網閱讀或觀看視頻,這就需要文化工作者將當代人的認知模式、情感結構、審美需求協調起來,創造出更適合現代大眾閱讀的文化形式。“從認知角度講,人的認知能力有某種調節機制,碎片化閱讀仍會在大腦中形成審美感受和整體圖像。互聯網傳播傳統文化一個重要的方面是能夠激發大眾的閱讀和欣賞興趣,從而引導他們通過更加專業的方式深入學習文化經典。”他說。

張利群認為,網絡傳播可能導致對傳統文化缺乏完整性、系統性的理解,而碎片化的傳播形式也容易造成斷章取義,肢解文化內涵,甚至出現庸俗化等不良現象。因此在加強網絡監管、維護文化安全的同時,需建立完善的文化藝術批評機制,發揮文學批評的重要作用,引導大眾接受優秀的文化和信息。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網絡 優秀傳統文化 活力 網絡拓展 傳統文化傳播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国人久久精品 | 中文在线中文国产精品一 | 日本免费中文在线视频播放 | 在线观看免费不打码片 | 无遮挡十八禁在线视频国产 | 最新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