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徐小巖:心中的燈塔

2016年08月31日 08:40 | 作者:付裕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中國人的家庭中總存在著一種氣場,無論生活還是工作,一直都在引領著我們,所謂的家風,實際上就應該是這個意思吧。”

徐小巖

徐小巖

C20160830004-zx8

徐小巖簡介

全國政協委員,徐向前元帥之子,中將軍銜,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通信部部長、南京軍區副司令員、總裝備部科技委員會副主任等職。

26年過去了,直到今天,徐小巖都忘不了捧著父親徐向前元帥的骨灰飛過祁連山時的情景。

“那是1990年的深秋,天色陰沉,寒風冷雨,直升機飛得很低很低,我可以清楚地看見一叢叢點燃的篝火,一群肅立的百姓和戰士。在細雨中,他們一大早就自發地走幾十里山路趕來,就那樣靜靜地肅立在山坡上、樹叢旁,仰頭看著直升機慢慢地飛過,揮著手,送我父親最后一程。”全國政協委員、徐向前元帥的兒子徐小巖深情地回憶著那段往事。

那時的天地之間仿佛只剩下黑白兩色,唯有篝火星星點點。這是他平生第一次踏上父親徐向前生前曾經走過的長征路。雖然時間已經過去那么久,但是與父親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卻刻印在徐小巖的心里,令他回味良久,甚至改變著他的人生。“在我心里,那些篝火就像燈塔,讓我想起很多事,引導著我走過父親生前曾走過的路、見過的人、戰斗過的地方。一直都不能忘。”

仲夏午后,身著白色襯衫、精神矍鑠的徐小巖在他家的客廳里,用這樣一件往事,開啟了這段令人難忘的采訪。

相似的容貌、偉岸的身材、溫文爾雅的舉止......雖然多次見過相片,但第一次見到徐小巖本人時,記者的心里還是暗暗地有些吃驚,他和父親徐向前的容貌實在太像了。“很多人都說我們爺倆兒長得像,如今我快70歲了,大多數人對父親的印象是老年時的形象,所以,我年紀越大,大家覺得越像。”徐小巖笑著對記者說。

身教勝于言傳

“父親就是父親,跟你的父親、他的父親一樣,就是父子嘛!雖然與他在一起很久,但是,老人家在世時,絕少跟我們提及他過去的戰斗故事。”作為徐向前元帥唯一的兒子,得知記者的來意后,徐小巖稍顯抱歉地說道。

“父親平時很嚴肅,他不多說,我們也就不敢多問。”徐小巖與父母共同生活了40多年,父子倆感情至深。但是,對于近代史課本中那位叱咤風云的英雄、人民心中敬佩的徐向前元帥的往事,他的兒子居然也同我們一樣,知之甚少。“許多人可能不理解,但他的往事,真的很少對孩子們說。要知道,父親在他長期的革命斗爭生涯中,經過了多少殘酷戰斗呀!多少親密的戰友、忠勇的部下在他的身邊犧牲了,我黨的歷史是輝煌的,也是曲折的。許多叱咤風云的紅軍將領晚年都不太愿意看戰爭片,因為這段記憶太沉重了。”

在徐家,行勝于言,身教勝于言傳。雖然徐向前似乎從未刻意對子女講過他的歷史,但徐小巖卻一直以行動表明,這個看似平常的父親,其實,一直都在潛移默化中對子女產生巨大的影響。

午后的陽光透過墨綠色的窗欞斜射進來,照在徐小巖肩上,顯得溫暖而柔和。古老的灰褐色暖氣片、泛黃的吊扇、低矮的木紋小桌、老式雙扶手灰白布沙發……客廳里的一切陳設,還是上世紀50年代時的模樣,60多年以來幾乎沒有任何變化。唯一不同的是,客廳里掛了些徐向前元帥畫像,瀟灑親切,隨時將記憶帶回到現實之中。

“我是十多歲跟隨父母搬進來的,屋里的地板和窗簾都是那時候的,家具也沒動過地方,都和父母在的時候一樣。你們看看,多結實。”徐小巖一臉驕傲的神態:“這屋里唯一的不同,就是我們在父親去世后,放了一些關于他的藝術作品。”

與60多年前的陳設相比,這似乎是整個房間里唯一不同的地方——客廳迎面中堂上掛著兩幅傳統國畫人物圖,一幅所繪的是徐向前在黃埔軍校時的整身戎裝像,英姿颯爽,身后還隱約可見“升官發財莫入斯門,貪生怕死請走它路”的對聯,另一幅是紅四方面軍總指揮的形象。側面窗臺上放滿綠色植物和徐向前元帥的各類黑白照片,錯落有致、栩栩如生,其中有一幅尤其特別,是來自家鄉山西的黑白剪紙肖像圖,惟妙惟肖。

越是傳統的東西,越有生命力,越是簡單的裝飾,越承載著難忘的思念。徐小巖指著一進門頭頂的地方讓記者看,那是他的夫人王彥彥在工作之余,一針一線繡出的十字繡,畫面是徐向前80歲時的肖像圖,生動傳神。“我們更愿意以這樣的方式紀念老人家。”

轉過身,墻上掛的紅旗牌轎車相片引起了記者的注意:“這是父親的專車,母親和我們姐弟都幾乎沒坐過,但印象很深。”徐小巖回憶道:“公私分明一直是我們家的家規。”

徐小巖上小學時,家搬到東城區史家胡同,在海淀區的八一小學讀書,從家里到學校的路程很遠,坐公交車還要倒一次車,車費兩毛五分錢。因此,每個星期有三毛錢零錢坐車回家。徐小巖說:“那年月,本來就吃不飽飯,又趕上長身體,常常覺得餓。”

一個周末,實在忍不住“北京小吃”誘惑的徐小巖就把車費拿去買東西吃掉了。于是,放學路上,他只能步行。那天晚上,他一直走到晚上7點,天都黑了才到家,父母親急得不行。“后來,我只能坦白,因為肚子餓,把車費‘吃’了,一路走回來才晚了。”徐小巖回憶道:“父母那晚沒有責備我,但也沒有改變規定,依舊是只給三毛錢車費。”

不僅對孩子們如此,對相濡以沫的愛人,徐向前亦是如此。徐小巖的母親黃杰是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資歷很深的老一輩革命家。她與徐向前一樣,都出身于黃埔軍校,是黃埔軍校的第一批女學員。1928年初,黃杰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松滋縣委書記,組織過轟動荊州大地的松滋起義。到上世紀30年代,黃杰奔赴上海,曾作為周恩來同志的交通員,戰斗在地下工作的第一線。

上世紀40年代在延安,經張琴秋等老大姐牽線,黃杰與徐向前正式相識,并由相識到相知、相愛,1946年結為伉儷。新中國成立以后,黃杰曾擔任紡織工業部人事司司長、干部部部長,是第三屆全國人大代表,第五、六、七屆全國政協委員。新中國成立初期,國家百廢俱興,紡織工業欣欣向榮,黃杰的工作異常忙碌,當時住在郊區,每天到離家很遠的市中心上下班,都要自己坐公交車往返近3個小時。

“父母相知相伴、相濡以沫,感情非常好,但母親很自覺,從不坐那輛專車,也不允許我們姐弟坐,因為那是公家的東西,是給父親辦公用的。”提起母親,徐小巖顯得有點激動。小時候的徐小巖十分頑皮,母親黃杰雖然工作繁忙,但對徐小巖則嚴加管教。“我一直都很奇怪,我心里的任何一點小動作,都瞞不過她的眼睛。”徐小巖開玩笑地說:“她好像在我身上,也長了一只眼睛。”

父母堅定執著的人生態度,讓徐小巖終身受益。父親去世后不久,母親就與子女們商量,將這輛車送給了徐向前的故鄉山西太原解放紀念館。

徐小巖對許多事情都有著跟父親相似的、不同尋常的解決辦法。“以前父親的老部下送兩箱橘子來,他都會不高興地板起臉來訓人,這樣別人以后就再不往家里送東西了。”

后來徐小巖做了領導干部,和父親一樣,他對“送禮”這件事十分厭煩。“好多壞風氣的根源主要還是來自領導干部自己。就拿送東西來講,人家給你送東西,你只要不理他,一次不理他,兩次還不理他,人家還能給你再送嗎?”徐小巖分析道:“人家給你送東西,要干嗎?肯定是要利益交換、要有所圖、要好處的。如果人家把東西送來,你不理他,人家一看你這個人油鹽不進、不吃這一套。不就完事了?!”

思念平靜而綿長,沒有更多的言語,潛移默化地流淌在徐小巖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點滴中。“中國人的家庭中總存在著一種氣場,無論生活還是工作,一直都在引領著我們,所謂的家風,實際上就應該是這個意思吧。”

編輯:邢賀揚

1 2 3

關鍵詞:徐小巖 燈塔 家風 身教 永遠跟著黨走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不卡 | 天堂mv手机在线mv观看午夜版 | 亚洲一级在线看电影 | 制服丝袜久久国产 |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久白丝袜 |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