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后二孩時代 中國義務教育20年前瞻
“全面二孩”政策是繼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單獨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進一步調整完善,而生育政策調整對出生人口規模的影響一直是人口學界的熱點問題,也受到教育學界的關注。
在教育領域,在校學生規模是教育資源配置的基礎性指標,而“全面二孩”政策的實施,勢必引起我國出生人口的變動,進而影響未來入學人數和在校學生規模。
為確保教育資源得到合理配置,避免教育資源的不足或浪費,有必要對未來學齡人口(尤其是入學高峰)進行預測,并做好相應的教育戰略規劃。
作為2013年度教育部發展報告項目“教育體制綜合改革發展報告”的研究成果,本研究基于2010年全國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對“全面二孩”政策實施后未來20年義務教育在校學生數進行預測,并在此基礎上估算出需要的教職工人數、教育經費和校舍建筑規模,進而提出義務教育戰略規劃建議。
在校生規模:農村義務教育小于城鎮教育
2014年.我國小學學齡兒童凈入學率為99.81%,初中階段毛入學率達到103.5%。同時,考慮到《義務教育法》中“義務教育是國家統一實施的所有適齡兒童、少年必須接受的教育”的規定,本研究認為將義務教育學齡人口數據看作義務教育在校學生數據,并進行相關教育資源需求量的預測是合理的。同時,2015年12月,東北師范大學農村教育研究所和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協同創新中心聯合發布的《中國農村教育發展報告2015》顯示:“2014年小學城鎮化率達到67.73%,初中城鎮化率達到82.93%”。在此基礎上,本研究估算出未來義務教育城鎮化率,并結合學齡人口預測數據得到未來我國分城鄉的義務教育在校學生的規模以及“全面二孩”政策新增義務教育在校學生規模。
2016年開始施行“全面二孩”政策新增的出生人口從2022年起陸續進入小學,本研究預測,從2022年開始,小學學齡人口又逐漸增加。同時,初中學齡人口數量在達到第三次“嬰兒潮”帶來的峰值后開始不斷減少,直到2028年“全面二孩”政策新增出生人口接受完小學教育進入初中學習開始又不斷增加,到2030年達到峰值。
編輯:楊嵐
關鍵詞:義務教育 小學 初中 農村 城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