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明代文化繁榮 折扇廣泛流傳

2016年08月24日 14:22 | 作者:梁志欽 盧遠芳 | 來源:新快報
分享到: 

根據漢代班婕妤的題詩扇、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為賣扇老媼書扇的故事,說明扇子在漢、晉時代有的已成為藝術品。長期以來,扇面繪畫成為了中國藝術中獨特的一種形制,故宮博物院書畫組組長潘深亮稱:“文人士大夫以在折扇上題詩作畫為風雅,形成獨具一格的藝術形式。”

北宋 趙佶 枇杷山鳥圖 紈扇

北宋 趙佶 枇杷山鳥圖 紈扇

清弘旿設色花卉圖扇面 扇首自題:“獨坐閑庭看花舞”

清弘旿設色花卉圖扇面 扇首自題:“獨坐閑庭看花舞”

明 唐寅 枯木寒鴉圖 扇

明 唐寅 枯木寒鴉圖 扇

南宋 梁楷 疏柳寒鴉圖 紈扇

南宋 梁楷 疏柳寒鴉圖 紈扇

宋代宮廷扇興盛造型多樣

在宋代,手工紡織業的發展,促進了宮廷扇的興盛,除扇的質量得到提高外,造型也日益多樣,如有圓形、鐘形、宮燈形、雞心形等,綴以錦邊,墜以流蘇, 扇面上繪以山水、花鳥、人物或題書等,使扇子不僅是一種納涼的實用品,而且成為人們喜聞樂見、展示才華、寄寓情感的藝術形式。至于這種藝術始于何時,今已難考。

但據漢代班婕妤的題詩扇、晉代著名書法家王羲之為賣扇老媼書扇的故事,說明扇子在漢、晉時代有的已成為藝術品,具有實用性和欣賞性的雙重價值。由于年代久遠,漢、晉時的扇面書畫未見傳世,但宋人的扇面、扇書還能見到。

故宮博物院書畫組組長潘深亮介紹:“如故宮博物院北宋趙佶《枇杷山鳥圖》、南宋林椿《葡萄草蟲圖》、張茂《雙鴛鴦圖》等。這些扇面,筆法精工,設色 富麗,不愧為精心之作。另如梁楷《疏柳寒鴉圖》、夏圭《松溪泛月圖》,筆法簡練,神完氣足,意境幽深,不愧為稀世杰作。此外元代夏永扇面《岳陽樓圖》,用 筆精細,細于毫發,是研究古建筑十分珍貴的形象史料;趙元扇畫《樹石圖》亦是難得的佳作。”

到了明代,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事業蓬勃發展,折扇術得以廣泛流傳。關于折扇產生的年代,一說南北朝時期,一說北宋時期,又有說產生于明代,由日本、高麗傳入,眾說不一。

但在潘深亮看來,明代已有折扇存世是無可非議的,且至清代折扇廣為流傳。“文人士大夫以在折扇上題詩作畫為風雅,形成獨具一格的藝術形式。”他在文章中如此寫道。

扇面既要有巧妙構圖又要在經營上虛實相生

值得一提的是,在畫法上,畫折扇面的技法與畫大幅及卷冊有所不同。為了便于扇子的開合,扇面呈上寬下窄的半圓環狀,若隨著扇面的環形在其上作畫,畫 面下半部便沒有施展的余地,而且扇子展開時下半截又不可能展平,畫家稍有疏忽便容易使畫中人物、樹石、屋宇等形成歪斜。這是扇面構圖的特殊形式決定的。

潘深亮認為,在畫扇時,既要有巧妙的構圖章法,又要在經營上虛實相生,重疊掩映,氣勢筆致都要有精心的剪裁。畫扇時,畫家都是精心運籌,意在筆先,雖咫尺幅,其神韻、神采絕對不遜于鴻篇巨制。

談及扇面繪畫,不得不提的是金箋扇面。據了解,畫金箋扇面比素紙面更要注重筆墨的運用和設色。潘深亮在文章中介紹,金箋扇面光滑且吸水性差,運筆必須生動熟練,簡潔靈活,水分掌握須恰到好處,這樣作品才能在金燦燦的扇面上顯得神采奕奕,情趣盎然。

“金面上設色尤為難能,有些顏色和金色相犯,會出現板滯之弊,當所避免。青綠設色更為不易,金箋扇面上由于先要加膠金粉,色彩不能反復渲染,不然會泛起膠痕筆觸,使畫面粗陋。作畫時必須手妙心細,技藝熟練,才能克服難點。”

據了解,目前故宮藏明周臣《明皇游月宮圖》、唐寅《枯木寒鴉圖》、謝時臣《選梅接枝圖》、董其昌《仿倪瓚山水圖》、程嘉燧《蘆艇笛唱圖》、袁尚統《桃源洞天圖》、王時敏《山水圖》等,都能領略金箋扇面的風采。

編輯:邢賀揚

1 2

關鍵詞:宋代宮廷扇 題詩扇 折扇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小说区图片 | 婷婷网亚洲色偷偷男人的天堂 | 亚洲AV激情码国产一区 | 午夜亚洲精品中文字幕 | 日韩亚洲欧美国产动漫在线观看 | 综合专区视频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