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最政協 最政協
打造自主創新生態圈
廣東省政協“把脈”珠三角自創區建設
新聞背景:今年4月,廣東省政府發布了《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2016-2020年)》,明確各項發展目標,要求科學規劃各區域功能定位和發展重點,形成深圳、廣州為龍頭,珠三角其他7個地市為支撐的“1+1+7”珠三角國家自創區建設格局。隨后,各市也相應出臺了配套政策。
當前,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浪潮正在神州大地激流涌動。廣東這個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也被寄予了厚望。去年11月,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正式掛牌,成為廣東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又一重磅引擎。今年9月,廣東省政協第三季度常委會議將就“珠三角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建設的進展及對策措施”開展專題議政。7月中下旬,廣東省政協組織調研組兵分兩路開展了專題調研,并在7月22日召開了總結座談會,政協委員們直言不諱地指出了珠三角自創區目前存在的幾大問題,并紛紛提出了建議和意見。
“上熱下冷”,企業自主性尚未激發
廣東省政協常委、省政協社法委副主任楊紹森擔任第一調研組組長,率隊走訪了廣州、東莞、惠州三市。“一路走來,感覺各地在落實自創區政策上總體是積極的,但也了解到一些企業,包括一些機關干部對相關政策不熟悉、不了解。”他提到,在惠州調研時向企業所發放的調查問卷,有不少都交了白卷,存在著“上面熱下面冷”的情況。
廣東省政協常委廖迪娜也發現了這一現象,不少企業對國家和省出臺的優惠政策知之甚少。調研組走訪的惠州市德賽西威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車載系統的企業。據介紹,該公司投入了3億元創新經費,如果按照創新券后補的方式,可領回5%,也就是可以領回1500萬元的后補資金。但實際上該公司表示完全不知道這個政策。“一些好政策如何加強宣傳,使手續或流程盡量簡化到讓企業覺得方便,才是真正的好做法、好政策。”廖迪娜說。
來自企業的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省賽萊拉干細胞研究院院長陳海佳則為企業喊冤。“我覺得要加強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政策的培訓、宣導和落實。”他建議加強相關政策和活動的宣傳,擴大影響力。
與一問三不知相比,更讓調研組揪心的是各地尚未形成濃厚的創新創業氛圍。調研組認為,珠三角自創區的建設關鍵在于企業為主體,要著力提升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然而,目前大部分企業創新的內生動力尚未激發出來。廣東省政協委員、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副院長王衛紅參加了第二調研組,走訪了江門、佛山、肇慶等幾個市。在肇慶與某企業負責人交談時,得知企業要求政府給予補貼才參與機器換人一事,大吃一驚。她認為,創新還沒形成一種發自企業內在的迫切需求,這一現象在肇慶、江門這些處于“1+1+7”尾巴的城市尤為明顯。
對此,廣東省政協委員、省科學院黨委副書記廖兵建議,9個示范區根據各自發展情況,通過政策的引導和激勵,來建立企業的研發機構,提高自身可持續的創新能力。不光是經費支持,可能還要結合稅收優惠、財政后補等多組合措施,使企業自身有激情,有驅動力來提升自身的自主創新能力。他特別指出,對于示范區的考核,應該將區內企業建立企業研發機構的比例或普及率及成效作為示范區政府的考核內容或指標。
編輯:薛鑫
關鍵詞:廣東省政協 珠三角自創區建設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