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網戒中心屢禁不止 拯救"網癮"少年需不需要"電擊治療"
近日,微博@雷斯林Raist發文《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再次揭開電擊治療網癮的輿論戰。
在山東省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工作30余年的楊永信,從事精神分裂癥、抑郁癥等精神疾病的研究和臨床治療工作。但讓他真正走向大眾視野,甚至成為一種代名詞,還是源于“戒除網癮”,尤其是他的“電擊治療”。
2006年,楊永信在山東省臨沂市精神病院內成立了“網絡成癮戒治中心”(以下簡稱“網戒中心”)。2009年,央視記者柴靜對楊永信進行過采訪,節目揭露網戒中心主要通過“捆綁監禁、電擊酷刑、重復洗腦、限制自由、個人崇拜、互相批斗”等手段,對網癮少年進行治療。該消息被公開后,轟動全國,輿論界爭議聲一片。據媒體報道,網戒中心官網主頁上曾公布過一組統計數據,2009年后,網戒中心的的收治人數經歷了兩年下滑,但卻在2012年后節節攀升,到2015年達到近900人的新高。對外公布的“治愈率”,一直穩定在6成以上。
網戒中心屢禁不止
舊事重提,必然先要說說何為網癮。
據媒體報道,網癮(網絡成癮)的說法最初由紐約心理醫生伊凡·戈德伯格(Ivan Goldberg, M.D)在1995年提出,他認為這是一種精神錯亂癥。他以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第四版(DSM-IV)上對病態賭博的定義來比照,定立了有關病態上網的理論,但該說法并沒有被最新的心理疾病診斷統計手冊收錄。當媒體將戈德伯格對網癮的定義廣泛報道后,讓網癮是否該被歸為精神錯亂變得更有爭議。但不久后,戈德伯格公開聲明稱該假設是一個玩笑。
鑒于某些人惡意炒作網癮概念、無照經營網戒中心在社會上造成了嚴重不良影響,衛生部于2009年11月發布《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指導(征求意見稿)》,認為“目前‘網絡成癮’定義不確切,不應以此界定不當使用網絡對人身體健康和社會功能的損害”。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網戒中心 "網癮"少年 "電擊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