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高端訪談高端訪談

劉夢溪:做“通儒”很難

2016年08月17日 14:49 | 來源:北京晚報
分享到: 

作為小字輩的“夢溪”(本文作者),早就仰慕同名的這位“夢溪”先生,所以當走進劉夢溪仿佛一座小型古籍圖書館的客廳時,記者心中難免有些小激動。原本寬闊的房間被層層疊起的書分割成迷宮,線裝書和大部頭的典籍如磚塊一樣砌起段段書墻,擋住了視線。劉夢溪先生打招呼,來啦!只聞其聲不見其人,記者四下張望尋找不見,直到劉老從書墻后站起身,從屋子另一端緩緩繞出來。

劉夢溪

劉夢溪

臨走,陳祖芬笑著說,夢溪,你繼續(xù)看書吧,我去送。劉夢溪從一邊繞回書墻后面,沖記者點了點頭又緩緩坐下,再次“消失”在“墻”后,只看到一叢頭頂?shù)陌装l(fā)。

上周,記者在東五環(huán)外的一處環(huán)境清雅靜謐的小區(qū)見到了75歲的劉夢溪先生。研究陳寅恪近三十年的他在2014年出版了《陳寅恪的學說》一書,短短兩年間因圖書的暢銷,出版方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在今年8月又推出了經(jīng)過修訂的第二版。

在暢銷書中,學術書少之又少,可劉夢溪的《紅樓夢的兒女真情》、《馬一浮與國學》、《現(xiàn)代學人的信仰》、《中國現(xiàn)代學術要略》等書都成為了學術書中的暢銷書。劉夢溪在寫作一代大師的過程中也感嘆,“所謂大學者必須中西兼通、古今兼通”,如今,要做陳寅恪先生那樣的“通儒”實在很難。

劉夢溪上世紀六十年代從中國人民大學語言文學系中國文學專業(yè)畢業(yè)。后來成為中國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文化》雜志創(chuàng)辦人兼主編、現(xiàn)為中國藝術研究院終身研究員、2011年被聘為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他研究王國維、陳寅恪、馬一浮等一批國學大師,他是國學家、文史學家,也是作家。

劉夢溪的夫人是北京市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知名報告文學作家陳祖芬。陳祖芬雖也年過七旬,可外表看上去卻像個孩子,發(fā)簾齊眉,發(fā)梢齊耳的娃娃頭,季羨林先生管她叫“長不大”。陳祖芬與劉夢溪一樣,如今依舊每日讀書寫作,她的書房與劉夢溪的古籍書屋一濃一淡、大不相同,五顏六色的玩偶和大大小小的娃娃來自世界各地,都是她寶貝的收藏。兩人的書房就像他們不同的個性,一個安靜一個熱情,看上去是完全不相干的兩個世界,卻琴瑟和諧。

三十年才能寫明白

把學術書寫成暢銷書并不容易,劉夢溪用了三十年,先“深入”再“淺出”,要有文采才能做到明白曉暢:“我研究陳寅恪的時間比較長,對他的東西很了解了,所以能把很艱深的東西,用一般讀者能看得懂的表達方式寫出來。”此外,書中的文字雖然是白話,但劉夢溪特意保持了典雅和流暢,“所以講的雖然是很艱澀的問題,但比較好讀明白”。

劉夢溪研究陳寅恪的“三書”中,第一部是2012年故宮出版社出版的寫陳寅恪祖父陳寶箴和陳寅恪家學淵源的《陳寶箴和湖南新政》,第二部是2014年初版、此次修訂再版的《陳寅恪的學說》,第三部就是他新近完成,目前正在編輯階段,今年年底即將出版的《陳寅恪論稿》。

他寫得最多也最贊賞的是陳寅恪。“陳寅恪有本70多萬字的《柳如是別傳》,對于這本書的評價,學界不完全一樣,有些年長的人覺得他寫得太碎了,內(nèi)在的理論不太清楚,其實我覺得是他們年齡大了,沒有仔細看。”劉夢溪說得很不客氣。

這本大部頭的《柳如是別傳》劉夢溪看了不止4遍,“我真正看懂了這本書”,劉夢溪對《別傳》評價極高,認為它“很了不起”,還寫過一篇三萬字長文研究它。“有學術界的人說陳先生一輩子沒寫出一個通史,但在我看來,他這部《柳如是別傳》作為明清文化史,比一部通史的價值要高得多。”在劉夢溪看來,陳寅恪是借傳記來修史,從一個人的故事寫出了復雜的明清文化轉變史。

“在二十世紀的學者當中,論學問的深度很少有人能超過他,但更主要的是,他的學術思想是其他人難以望其項背的,他很早就提倡要一生堅持‘獨立之精神自由的思想’。”劉夢溪說,陳寅恪給今后幾代學人最大的啟發(fā),是他做學術的方法和態(tài)度,他提出“做學術研究必須要有自己的見解,不能重復前人,學術上要有創(chuàng)獲,這才稱其學問”。劉夢溪的《陳寅恪的學說》也謹遵此意,希望把陳寅恪的學術思想體系及其特征再現(xiàn)復活,重構出來,“這件事以前是沒有人這么做過的。”

讀經(jīng)典不要走歪路

劉夢溪早前曾經(jīng)提出,建議在中小學設立國學課,主要以“六經(jīng)”的內(nèi)容為主,從《論語》、《孟子》入手,化繁為簡,循序漸進。這一觀點也受到過質疑,對此劉夢溪解釋,他主張從小讀經(jīng)典,但并不是要“復古”,而是要以現(xiàn)代教育的方式去讀,此外并不是所有古代經(jīng)典都應該讀,遴選合適的文本十分重要。

“讀經(jīng)典,文本的選擇非常重要,不是說所有的古代的東西都是好的,有精華,也有糟粕的,要選那些典范性的文本,學國學還是要從《論語》開始,《孟子》都靠后,這是我的一個很堅定的看法。”劉夢溪說,“這是我的心得,因為《論語》最親切,畢竟它把很深的道理化作了日常性的內(nèi)容。我倒不贊成學習國學從四書開始,《大學》和《中庸》非常深奧,不要把太抽象的東西放在孩子腦袋里頭。”

除了內(nèi)容,讀國學的形式也十分重要,要“理解意思,慢慢消化它”。“念經(jīng)典要正確地念,不要走歪路,現(xiàn)在已經(jīng)21世紀了,學這個東西不要按過去村塾的辦法,而應該按現(xiàn)代學校的方法。”劉夢溪看來,“正路”就是“發(fā)音要正,一句一句地去念”,不必像過去村塾的先生教學生那樣搖頭晃腦,“其實過去也不那樣,是戲曲里把它夸張了,實際上是諷刺的意思。還有不要穿上古代的袍服,不能提倡跪拜禮。”

當代為何出不了大師

清末民初,以及后來的上世紀三四十年代,20世紀的大師有一大批。劉夢溪主持編輯過《中國現(xiàn)代學術經(jīng)典叢書》,選擇了50位“大師”,如梁啟超、馬寅初、蔡元培、胡適、梁簌溟、湯用彤、錢穆、傅斯年等。在編輯的過程中,劉夢溪對每個人的著作都讀得很細,他寫為此套叢書寫了六萬字的序言《中國現(xiàn)代學術要略》,對整個學術史的譜系有深入的了解。

“在這些第一流的學者當中,我重點研究的是三個人,王國維、陳寅恪、馬一浮,其實還有一個人是錢鐘書。”劉夢溪說,自己對錢先生的著作每一本、每一個字都讀過三遍以上,對他的熟悉一點不在陳寅恪之下,但以前長期由于研究王(國維)陳(寅恪),關于錢先生的文章反而沒寫,去年才開始寫了兩篇。

在劉夢溪眼中,所謂“大師”就是“通儒”,如今某個領域的專家很多,但“通儒”卻鳳毛麟角,陳寅恪固然是個史學專家,但他更是一個通儒,不僅是學問家,更是思想家,他的學術是有體系的,這樣才能稱得上是大學者,“我們沒有那么大的學問,書也不會有陳先生念得多”。

所謂大師就是“貫通古今”、“貫通中西”的學問大家。“有人會問,我們跟他們一樣好好念書,從小就念,為什么趕不上,你沒有那個家學,那是遺傳。”劉夢溪解釋,當時所以出了這么多大師,跟“家學”有直接的關系,每個人都有家學淵源,從小念的是童子功,現(xiàn)在沒有了,“他們的這個學問結構空前絕后,為什么空前,因為他們懂西學,宋明清的學者都不懂西學,為什么絕后,因為他們的國學根底,我們這一代永遠趕不上。” (記者 陳夢溪)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劉夢溪 通儒 古籍 陳寅恪 國學家 文史學家 作家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午夜天堂视频在线观看 | 综合久久大伊人精品 | 色8欧美日韩国产无线码 | 日本大片在线看黄a∨免费 亚洲美女天堂电影 | 亚洲v欧美v国产ⅴ在线成 | 伊人久久综合狼伊人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