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集·言論集·言論
賈康:政府甄別落后產能必須通過優勝劣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首先落在改革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三去一降一補”的要求。
賈康
首先,對于去杠桿,這是宏觀間接調控體系的貨幣政策當局主導的,在控制M2貨幣量方面要把握的要點,它對各個地方、各個行業和各個企業沒有直接的關系。宏觀管理部門需要給貨幣當局提供協調和配套。比如說今年的財政政策強調“以財政加杠桿促全局去杠桿”。全局去杠桿并不排除局部的加杠桿,局部加杠桿是理性管理的結構性加杠桿。在關鍵點上要加杠桿,這是理性的態度,去杠桿主要是從宏觀角度,從間接調控來說的。怎么以結構性加杠桿順應全局去杠桿貫徹發展戰略值得思考。
其次,去產能要注意:第一,要去落后產能,各個行業里面的產能,過剩還是不過剩,在不斷變化,而更準確的概念,落后產能能夠更直接把握。
第二,可以通過創新機制,比如說通過PPP等方式把一部分過剩產能轉為有效產能。政府原來要有的公共工程、基礎設施、開發等職責可以轉變為拉動民間資本、社會資本包括外資一起,解除政府城鎮化和老齡化的壓力。因為“1+1+1大于3”的機制正好是落實分享的機制。它要對接混合所有制改革,又對接著非常重要的中國必須推進的法治化建設,它是對全面法治化的倒逼機制,同時又是非常重要的引領新常態過程當中,我們可以把一部分所謂過剩產能成功轉為有效產能,用于有效投資。
第三,行業、企業升級換代的過程中,就是把所謂一部分過剩產能轉變成有效產能,某些企業在競爭中已經感到有壓力、有困難,但是如果能成功實現升級換代創新,可能改變原來被人們認定是過剩產能的代表,有可能轉變成有效產能的代表。
最后,就是形成有效機制,降成本、補短板。對某些成規模的企業,一旦政府認定它是落后產能代表,沒有挽救的可能性的情況下可以關停并轉。但中國企業數量接近7千萬,大量中小微企業,誰是落后產能代表,政府本身沒法一一甄別,必須依靠政府公平競爭的環境,讓市場環境運作過程當中,通過公平競爭中的優勝劣汰解決去除過剩產能的問題,這是最重要的去產能的問題。
降成本,從企業自己可以降低的部分來說,不用政府操心,政府只要維護公平競爭環境,企業把事情做到極致就能控制成本、降低成本。從政府角度來說,真正的降成本一定要針對制度性成本,制度性成本里面的稅收已經做了一系列的減稅。稅收之外的非稅收,這部分的成本,比如說各種各樣的收費,以及我們社保體系的五險一金,還有降的必要。特別是審批的成本,一個企業要蓋幾十個章,每個章都要打點,這個綜合成本能不能降下來,絕對不是減稅可以覆蓋的,一定是綜合配套改革要解決的問題。
補短板,要注意到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供給體系質量提高,在補短板方面原則是非常鮮明的,要解決結構問題,而結構問題要具體分析,要在各地、各行業、各企業,專門對癥下藥補短板,絕對沒有籠統的,拿來套用的補短板的解決方案,這就是供給管理明顯區別需求管理的特點和所在。需求管理則是非常清晰的,指標單一、政府調控方面反周期的問題,到了我們供給側的補短板強調因地制宜,因企制宜、因水平制宜,這是我們面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挑戰。讓我們在實踐中意識到,要在新的歷史起點繼續大踏步,必須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樣才能出奇制勝。
(作者系全國政協委員、華夏新供給經濟學研究院院長)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賈康 落后產能 優勝劣汰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去杠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