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保護民族特色 傳承中華文化

全國政協文史委專題調研“人口較少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2016年08月02日 08:50 | 作者:謝穎 張麗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塔塔爾族撒班節、錫伯族貝倫舞、烏孜別克族埃希來、鄂倫春族斗熊舞……這些民族風情十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一個共同特點———都來自于人口較少民族。

目前,我國將人口在30萬人以下,總人口為169.5萬的28個民族統稱為人口較少民族,雖然人口數量較少,但從文化角度看,他們有著極為豐富和極具特色的傳統文化。人口較少民族的文化保護與傳承工作是我國文化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7月4日至15日,由全國政協常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副主任龍新民帶隊的全國政協“人口較少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專題調研組赴新疆、黑龍江,走訪了烏孜別克族、塔塔爾族、錫伯族、鄂倫春族、俄羅斯族等人口較少民族聚居地,細致了解這些民族文化保護傳承的情況,為8月即將召開的全國政協“促進社會主義文藝繁榮發展”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做準備。

傳承保護的不只是形式

7月6日是穆斯林群眾的傳統佳節肉孜節,早上,昌吉回族自治州奇臺縣大泉塔塔爾族鄉大泉湖黑溝片區的努爾蘇里家里格外忙碌,幾張圓桌上擺滿了各式點心,還有水果、奶茶等節日食品。這里是全國唯一的以塔塔爾族為主體的民族鄉。今年肉孜節,努爾蘇里家迎來了一群特殊客人———全國政協文史和學習委員會“人口較少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專題調研組,喜慶的節日顯得更加熱鬧。“現在政策好,發展快,各民族文化都好起來了。”努爾蘇里老人十分高興,熱情地為委員們介紹塔塔爾族的傳統習俗。

根據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塔塔爾族有3556人,是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各民族傳統文化特別是語言和風俗習慣受到很大影響和沖擊,這在人口較少民族中表現得更為明顯。目前,由于人口少,塔塔爾族語言、文字、服飾等特色文化傳承十分困難。全國政協委員、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衛計委副主任伊爾扎提·扎達是塔塔爾族人,來到塔塔爾族鄉自然十分親切,在他看來,民族融合是歷史的進步,但民族文化不能丟,人口較少民族的存在形式不能只是一個名字,而應當包含豐富的民族傳統文化。目前,黨和政府對塔塔爾族文化保護采取了多種措施,包括建立科學有效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機制、加強田野調查、為塔塔爾族最具代表性民族節日撒班節搭建平臺等。

2015年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頒布了《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工作條例》,又確定今年為“民族團結進步年”,采取了多項措施推動,其中明確提出,要保護各民族特別是人口較少民族傳統文化,鼓勵使用本民族語言創作,重點要對瀕危少數民族文化遺產進行搶救性保護。委員們認為,保護好人口較少民族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豐富的傳統文化,不僅關系到我國文化多樣性的保護,也關系到中華民族的團結和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弘揚。

編輯:薛鑫

01 02

關鍵詞:全國政協 人口較少民族文化的保護和傳承 非物質文化遺產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h片在线观看播放 | 日韩v欧美v在线 | 日韩国产精品一区二区Hd | 中文字幕在线你懂得 | 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一级少妇全黄性色生活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