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意見
(八)加強政府投資事中事后監管。加強政府投資項目建設管理,嚴格投資概算、建設標準、建設工期等要求。嚴格按照項目建設進度下達投資計劃,確保政府投資及時發揮效益。嚴格概算執行和造價控制,健全概算審批、調整等管理制度。進一步完善政府投資項目代理建設制度。在社會事業、基礎設施等領域,推廣應用建筑信息模型技術。鼓勵有條件的政府投資項目通過市場化方式進行運營管理。完善政府投資監管機制,加強投資項目審計監督,強化重大項目稽察制度,完善竣工驗收制度,建立后評價制度,健全政府投資責任追究制度。建立社會監督機制,推動政府投資信息公開,鼓勵公眾和媒體對政府投資進行監督。
(九)鼓勵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各地區各部門可以根據需要和財力狀況,通過特許經營、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在交通、環保、醫療、養老等領域采取單個項目、組合項目、連片開發等多種形式,擴大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要合理把握價格、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穩定項目預期收益。要發揮工程咨詢、金融、財務、法律等方面專業機構作用,提高項目決策的科學性、項目管理的專業性和項目實施的有效性。
四、 創新融資機制,暢通投資項目融資渠道
(十)大力發展直接融資。依托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拓寬投資項目融資渠道,支持有真實經濟活動支撐的資產證券化,盤活存量資產,優化金融資源配置,更好地服務投資興業。結合國有企業改革和混合所有制機制創新,優化能源、交通等領域投資項目的直接融資。通過多種方式加大對種子期、初創期企業投資項目的金融支持力度,有針對性地為“雙創”項目提供股權、債權以及信用貸款等融資綜合服務。加大創新力度,豐富債券品種,進一步發展企業債券、公司債券、非金融企業債務融資工具、項目收益債等,支持重點領域投資項目通過債券市場籌措資金。開展金融機構以適當方式依法持有企業股權的試點。設立政府引導、市場化運作的產業(股權)投資基金,積極吸引社會資本參加,鼓勵金融機構以及全國社會保障基金、保險資金等在依法合規、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經批準后通過認購基金份額等方式有效參與。加快建立規范的地方政府舉債融資機制,支持省級政府依法依規發行政府債券,用于公共領域重點項目建設。
(十一)充分發揮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積極作用。在國家批準的業務范圍內,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要加大對城鎮棚戶區改造、生態環保、城鄉基礎設施建設、科技創新等重大項目和工程的資金支持力度。根據宏觀調控需要,支持政策性、開發性金融機構發行金融債券專項用于支持重點項目建設。發揮專項建設基金作用,通過資本金注入、股權投資等方式,支持看得準、有回報、不新增過剩產能、不形成重復建設、不產生擠出效應的重點領域項目。建立健全政銀企社合作對接機制,搭建信息共享、資金對接平臺,協調金融機構加大對重大工程的支持力度。
(十二)完善保險資金等機構資金對項目建設的投資機制。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逐步放寬保險資金投資范圍,創新資金運用方式。鼓勵通過債權、股權、資產支持等多種方式,支持重大基礎設施、重大民生工程、新型城鎮化等領域的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全國社會保障基金、基本養老保險基金、企業年金等投資管理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市場化投資運營機制。
(十三)加快構建更加開放的投融資體制。創新有利于深化對外合作的投融資機制,加強金融機構協調配合,用好各類資金,為國內企業走出去和重點合作項目提供更多投融資支持。在宏觀和微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穩步放寬境內企業和金融機構赴境外融資,做好風險規避。完善境外發債備案制,募集低成本外匯資金,更好地支持企業對外投資項目。加強與國際金融機構和各國政府、企業、金融機構之間的多層次投融資合作。
五、 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升綜合服務管理水平
(十四)創新服務管理方式。探索建立并逐步推行投資項目審批首問負責制,投資主管部門或審批協調機構作為首家受理單位“一站式”受理、“全流程”服務,一家負責到底。充分運用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加快建設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聯通各級政府部門,覆蓋全國各類投資項目,實現一口受理、網上辦理、規范透明、限時辦結。加快建立投資項目統一代碼制度,統一匯集審批、建設、監管等項目信息,實現信息共享,推動信息公開,提高透明度。各有關部門要制定項目審批工作規則和辦事指南,及時公開受理情況、辦理過程、審批結果,發布政策信息、投資信息、中介服務信息等,為企業投資決策提供參考和幫助。鼓勵新聞媒體、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依法對政府的服務管理行為進行監督。下移服務管理重心,加強業務指導和基層投資管理隊伍建設,給予地方更多自主權,充分調動地方積極性。
(十五)加強規劃政策引導。充分發揮發展規劃、產業政策、行業標準等對投資活動的引導作用,并為監管提供依據。把發展規劃作為引導投資方向,穩定投資運行,規范項目準入,優化項目布局,合理配置資金、土地(海域)、能源資源、人力資源等要素的重要手段。完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等,為各類投資活動提供依據和指導。構建更加科學、更加完善、更具操作性的行業準入標準體系,加快制定修訂能耗、水耗、用地、碳排放、污染物排放、安全生產等技術標準,實施能效和排污強度“領跑者”制度,鼓勵各地區結合實際依法制定更加嚴格的地方標準。
(十六)健全監管約束機制。按照誰審批誰監管、誰主管誰監管的原則,明確監管責任,注重發揮投資主管部門綜合監管職能、地方政府就近就便監管作用和行業管理部門專業優勢,整合監管力量,共享監管信息,實現協同監管。依托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加強項目建設全過程監管,確保項目合法開工、建設過程合規有序。各有關部門要完善規章制度,制定監管工作指南和操作規程,促進監管工作標準具體化、公開化。要嚴格執法,依法糾正和查處違法違規投資建設行為。實施投融資領域相關主體信用承諾制度,建立異常信用記錄和嚴重違法失信“黑名單”,納入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強化并提升政府和投資者的契約意識和誠信意識,形成守信激勵、失信懲戒的約束機制,促使相關主體切實強化責任,履行法定義務,確保投資建設市場安全高效運行。
六、 強化保障措施,確保改革任務落實到位
(十七)加強分工協作。各地區各部門要充分認識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加強組織領導,搞好分工協作,制定具體方案,明確任務分工、時間節點,定期督查、強化問責,確保各項改革措施穩步推進。國務院投資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好投資調控管理的綜合協調、統籌推進職責。
(十八)加快立法工作。完善與投融資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定實施政府投資條例、企業投資項目核準和備案管理條例,加快推進社會信用、股權投資等方面的立法工作,依法保護各方權益,維護競爭公平有序、要素合理流動的投融資市場環境。
(十九)推進配套改革。加快推進鐵路、石油、天然氣、電力、電信、醫療、教育、城市公用事業等領域改革,規范并完善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特許經營管理,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加快推進基礎設施和公用事業等領域價格改革,完善市場決定價格機制。研究推動土地制度配套改革。加快推進金融體制改革和創新,健全金融市場運行機制。投融資體制改革與其他領域改革要協同推進,形成疊加效應,充分釋放改革紅利。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