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人物·生活>秀·風采秀·風采
鐘立民:從“鼓浪嶼之波”到“廣場舞之歌”
不久前因肺炎發燒住了一陣醫院,面容清癯的鐘老現在恢復良好,才思敏捷,說起以前的一些事情,還不時補充一句“好漢不提當年勇” ,令周圍的人哈哈一笑,不禁贊嘆老人的好心態。
鐘立民近照
在北京安定門外護城河邊一棟上世紀80年代建成的高層住宅樓里, 91歲的老黨員、老藝術家、 《歌曲》雜志原副主編鐘立民住在20層。視線所及可望見鐘樓、鼓樓、什剎海,更可俯瞰北京地壇公園全景。鐘老家雖然房間很小,東西擺得很滿,但仍給一架淡褐色老式鋼琴讓出了最好的位置,和光同塵,宛如家庭的一員。鋼琴的琴蓋打開著,琴譜端正地擺好,可見主人每天都在彈唱。
不久前因肺炎發燒住了一陣醫院,面容清癯的鐘老現在恢復良好,才思敏捷,說起以前的一些事情,還不時補充一句“好漢不提當年勇” ,令周圍的人哈哈一笑,不禁贊嘆老人的好心態。鐘夫人奚治茹談到鐘老生病住院期間,還堅持為即將出版的中國音樂文學系列工程《百年樂府》審稿,“記性好得不得了,那些文稿中人名地名錯誤或者不嚴謹的地方,不用查資料都能馬上指出來”“老鐘手笨,年輕時學鋼琴沒少被老師打手,但腦子特靈,可以同時跟四組棋友下盲棋”。鐘老和他的夫人雖然都年事已高,但家里沒有請保姆,也不依靠兩個兒子,而是每日一起推著輪椅外出,在鬧中取靜的高層樓里安安靜靜地生活。
因酷愛音樂拜馬思聰為師
鐘立民1925年生于江西南昌的一個醫生家庭。1938年, 13歲的鐘立民正讀初中,抗日救亡運動的熱潮深深感染著少年的心,每當唱起抗日救亡歌曲就會熱血沸騰。于是他拿起筆來,為同班同學的一首題為《復仇》的詩譜了曲。此后一發不可收,讀高中時更是創作了多首歌曲,其中一首《打麥》發表在當時李凌任主編的《新音樂》月刊上,李凌還給他寫了封熱情的信,給予他極大的鼓勵。
高中畢業后,鐘立民從老家江西南昌考入中山大學外語系,可他念念不忘音樂。大學畢業后, 22歲的他立即進了馬思聰任教的廣東藝專,一邊跟馬思聰學習作曲,一邊跟馬思聰的夫人王慕理學習鋼琴。然而,一年后,他因參加學運,與另外幾名同學被迫離開了學校。回到家鄉,當了英語教師,他更加積極地投入革命斗爭,并成為了一名中共地下黨員。
新中國成立后,鐘立民學習音樂的美好愿望也終于實現了。1951年,他給時任中央音樂學院院長的馬思聰寫了一封信,沒過多久,就收到了馬先生的回信,同意他到中央音樂學院研究部學習,于是他得以繼續自己的音樂學業。1953年,鐘立民從中央音樂學院研究部調到了剛成立的中國音樂家協會,成為《歌曲》編輯部的一名編輯,這一干,就是35年,直到1988年他從《歌曲》編輯部離休。
鐘立民曾說,做一名歌曲編輯,自己應該會寫歌,不然,怎么看別人的作品,怎么修改稿子?幾十年來,鐘立民的主業是編歌,“副業”是寫歌。他說,自己有一個非常優越的條件,就是常常有機會到各地進行采風。30多年來,他的足跡遍及祖國大地,祖國的大好河山和沸騰的生活給了他無窮無盡的創作靈感,一首首動人的歌從他筆下流出。那首名動天下的《鼓浪嶼之波》便是他到福建采風的成果。
永遠鐫刻并吟唱的五線曲譜
在廈門國際馬拉松的賽道環島路上有一組用花崗巖鐫刻的五線曲譜——這就是優美的《鼓浪嶼之波》 。它是由兩張高約3 . 5米、寬約4米多的曲譜和長長的五線譜組成的,共有247 . 59米長,鋪在環島路上的綠色隔離帶上,堪稱福建之最、世界之首。每一位來到廈門的游人,都能看到這奇麗景觀。而欲往廈門的人,只要登上廈航的飛機,在迎賓樂曲里,也能聽到它優美的旋律。 《鼓浪嶼之波》已成為廈門的一個品牌之歌。
《鼓浪嶼之波》眾人皆知,這首歌的曲作者就是鐘立民。鐘立民回憶說,那是1981年底,福建省音樂家協會邀請國內一些著名詞曲作家到福建,參加歌唱海峽兩岸骨肉情懷的歌曲采風創作活動。出發前,鐘老就想借此機會尋找靈感,寫幾首反映祖國統一的音樂作品。但是,在福建待了數天,到了平潭、泉州、漳州等地體驗生活,鐘老卻一直沒有找到創作的感覺。最后他們一行來到了福建之行的最后一站——廈門。晚上,鐘老和幾位同事來到鼓浪嶼散步。鼓浪嶼的濤聲是全國聞名的,恰逢海浪很大,聽著浪濤一輪輪拍打著巖石的聲音,仿佛就像一首樂曲,這與鐘立民澎湃的愛國情懷形成共鳴,這一波波的海浪聲給他強烈的創作靈感,也引起他無限的遐思,一縷縷優美的旋律從心底涌出。在鼓浪嶼的10天時間,鐘老譜寫了六七首歌曲。后來在“首屆海峽之聲音樂會”獲得演唱機會的是《重陽節》 《燈光》 《相思樹葉》 《鼓浪嶼之波》四首。
《鼓浪嶼之波》由詞作家張藜、紅曙作詞,李光羲首唱,后來又由鄭緒嵐演唱。1984年張暴默在新年晚會上的演唱使《鼓浪嶼之波》進一步在全國范圍內傳播。后來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對臺部又選用殷秀梅的演唱版本。鐘老認為, 《鼓浪嶼之波》之所以比其他幾首歌更為大家所熟悉,與這些知名歌手的演唱是分不開的。同時歌曲包含了雙重含義,歌里有鼓浪嶼、日光巖,唱出了廈門的美,還有濃濃的海峽情和思鄉情。
九旬高齡筆耕不輟給廣場舞寫歌
1988年,鐘立民從《歌曲》編輯部副主編的崗位上離休,人退了下來,工作可沒停下來,創作更沒停下來。他首先想到要為孩子們做點什么。于是,他與溫弘之合作編輯了《中學生歌曲選》 。這本歌集不僅注重適合中學生的欣賞需要,更注重作品的品位,鐘立民談到,“這本歌集選了不少在其他歌集中難以見到的好歌。比如《潺潺的溪水》 《蘆笛》 《我的小雞》 ,尤其是《藍色的多瑙河》 ,我們選編的是童聲合唱譜。 ”
離休之后,鐘立民還編了《馬思聰歌曲選》 (與金帆合編) 、 《李煥之聲樂作品選集》《漁光曲——安娥作詞歌曲集》等很有藝術價值和文獻意義的專集。2000年底他又受一家出版社委托,編輯出版了歌集《難忘的旋律——獻給老年朋友的歌》 。這本歌集收入了20世紀40年代以前的歌曲佳作260多首,大多是當時人們耳熟能詳的歌曲。鐘立民說,“許多老年朋友和我一樣,在青年時期就喜愛唱歌,歌曲是他們生活乃至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果然,這本歌集問世后,受到老年朋友的熱烈歡迎,歌集一版再版,還有許多讀者給鐘立民來信,暢談他們的感受。
有意思的是,鐘立民還編過一本《中外足球歌曲集》 ,由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鐘立民說這本歌集編了快20年,收集到了足球和體育歌曲200多首。為編好這本歌集,鐘立民邀請了眾多文藝界人士參與。著名作家劉心武寫序,題目就是《提高足球“含歌量” 》 。很多喜愛足球的音樂界人士為此題詞。鐘立民說,“好的體育歌曲給予我們的遠遠超出單純競技比賽帶來的樂趣或刺激,我希望這些歌曲在球場上唱,在舞臺上唱,在生活中唱,給我們快樂和力量。 ”鐘老的兒子是一位馬拉松比賽組織者,也是一位長跑健將,熱愛體育這一點也是全家人的共同之處。鐘老這一陣正在應邀給馬拉松比賽寫一首歌,兒子對這首歌的要求是“激昂、向上” ,鐘老卻喜歡旋律舒緩優美的歌曲,他說自己還在尋找馬拉松比賽歌曲的感覺。
去年,鐘老創作了一首新歌《太極舞》 ,這首歌旋律優美、入耳難忘。 “輕捧朝陽,漫步起舞,虛懷若谷,以柔克剛。妙手一運,一太極,太極一運,一安康……”鐘老說從沒有寫過廣場舞歌曲,也不知廣場舞是什么樣的,為了弄清楚,他和夫人相伴去地壇公園專門看人家跳廣場舞并跟跳舞的阿姨大媽們聊天,問她們跳舞時喜歡什么樣的歌曲,希望歌曲家創作什么樣的歌曲?跳舞的大媽們聽說鐘老是一位音樂家,都紛紛表示廣場舞很需要新歌曲,需要一些不一樣的歌曲。這個“不一樣”令鐘老思考,他創作了這樣一首獨特的很有味道的、中速、節奏舒緩的廣場舞歌曲,陳秀榕、魏德泮為旋律作詞,由女聲輕聲合唱。“行云流水,清風拂袖,舞步踏在音樂廣場……”微風吹進安靜的書房里,鐘老微笑著聽著舒緩的歌聲,到訪的每一個人都被那一刻的美好感染著。
編輯:邢賀揚
關鍵詞:鐘立民 鼓浪嶼 廣場舞 黨員 老藝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