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十二屆十六次常委會議 全國政協十二屆十六次常委會議
統籌兼顧 通力合作
全國政協"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提高扶貧實效"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述評之三(結束篇)
通力合作:基本公共服務要實現均等化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健康扶貧很關鍵;
扶貧必扶智,要通過發展教育脫貧一批;
富口袋還要富腦袋,文化服務也要跟上去;
……
到2020年,要穩定實現農村貧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義務教育、基本醫療、住房安全有保障,基本公共服務主要領域指標接近全國平均水平。
這一目標的實現需要通力合作,缺了哪個都不行。
國務院扶貧辦資料顯示,全國貧困農民中因病致貧的占42.4%,這一情況在農村貧困人口居多的地區更為明顯。陳紹軍常委分析,這主要是因為醫保報銷比例低、范圍小、渠道窄,對極其貧困人群缺乏差異化的保障政策,而且不少地方健康扶貧工作底子不清,無法做到分類救治,影響精準扶貧效果。為此他建議:加大醫療衛生供給,為農村貧困人口提供有效便利的醫療衛生服務。加強貧困地區醫療衛生基礎設施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可通過定點幫扶和強化培訓兩手抓來完善農村全科醫生隊伍。優先為貧困家庭提供全科醫生簽約服務。通過簽約醫生對因病致貧返貧家庭進行分類,通過提高大病保障水平、納入低保等措施分類幫扶,提高扶貧精準性,費用由醫保基金、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和政府扶貧資金支付。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實現教育現代化,薄弱環節和短板在鄉村,在中西部老少邊窮島等地區。扶貧必扶智,讓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貧開發的重要任務,也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的重要途徑,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事。葛劍雄常委和劉長銘常委均建議辦好鄉村教育,結合扶貧搬遷和國家加快水電路氣等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等工作,在交通便利、公共服務成型的農村地區合理布局義務教育學校。同時,辦好鄉村小規模學校和教學點,確實需要撤并的學校,應保證學生能夠寄宿或提供安全的交通工具。著力提升鄉村教育質量,按照國家課程方案開設課程,配置教師。同時將掃除貧困人口中的青壯年文盲納入扶貧標準,并幫助他們達到小學文化程度。鼓勵貧困人口接受職業培訓、學習生產技術,減免學費,補助生活費。在貧困人口中實施基本公民教育,提高貧困人口文化水平,助力精準扶貧精準脫貧。
“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貧困不僅是一種經濟狀態,也是一種文化狀態。劉敬民委員認為,內因是決定因素,文化扶貧的首要任務是激勵起脫貧的強大內在動力。在落實各項硬件工程的同時,要十分重視文化扶貧的思想內涵和教化作用,樹立先進典型,激勵脫貧意志,推廣新的價值觀,使貧困地區“要我脫貧”變為“我要脫貧”。韋建樺常委提出滋潤心靈,提升境界,也是文化扶貧的主旨。他認為,貧困地區群眾在革命、建設、改革時期為國家作出了重要貢獻,體現了可貴的品格。但毋庸諱言,貧困地區之所以貧困,除了客觀原因之外,同群眾知識貧乏、觀念滯后、視野狹窄、思維陳舊也有密切關系?;鶎庸参幕諔斦暡⒔鉀Q這些深層次問題。應當貫穿一條紅線,那就是提升群眾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養。
編輯:薛鑫
關鍵詞:全國政協 精準扶貧 精準脫貧 專題議政性常委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