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不讓城雕蒙塵應是“文化自覺”
“日夜守候月湖的女神有些‘滄桑’和‘憔悴’,我們的管理者們該給她美美容啦,贊成的頂!”近日,網友老王999@wechat發在寧波某論壇上的一個帖子,引起了不少人的共鳴和關注。記者采訪發現,城市中好多雕塑都存在這種情況,由于種種原因,這些城雕都變得蓬頭垢面、外表骯臟,甚至有些已經殘缺不全。(6月22日《寧波晚報》)
在寧波這座濱海名城,月湖景區是市中心的一道亮麗風景。而作為差不多與景區一同“出生”的標志性城雕“月湖仙子”,如今其身上卻長滿了發霉一樣的“青斑”,看上去非但不再衣袂飄飄、美觀大氣,反而顯得面目黯然、錦上添“臟”,這使它的存在價值大打折扣,也難怪網帖所指,便引得附者甚眾。
應該說,主題各異、匠心獨具的城市雕塑,不僅美化著城市環境,豐富了空間層次,對于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彰顯社會文明風尚,以及展示一座城市的獨特人文個性,往往有著不可替代的突出作用。概言之,城雕是一個個凝固的音符,于無聲中映襯和渲染著城市的文化底蘊。所以,保持各類城市雕塑的整潔美麗、神采奕奕,不但是城市管理的用心細致,更折射了相關部門言行一致的“文化自覺”。
的確,城雕易建,而維護則不易。網上稍作檢索,各地有關城雕蒙塵的報道,著實可謂時有所聞。廈門這座國內外知名的旅游城市,曾經也被當地媒體爆出“水池干巴巴、‘少女’臟兮兮 ”的城雕管護不力問題;而兩年前,重慶渝州路的雕塑一條街,因長期無人清洗,眾多名人雕塑也都長出了青苔,網友謔稱:華羅庚“頭頂黑污”、魯班“像在流淚”、愛因斯坦“灰頭土臉”等等。可見,城市雕塑的光鮮亮麗,絕不能做成“一錘子買賣”,否則便會招致公眾的腹誹與批評。
不讓城雕蒙塵應是一種“文化自覺”。但癥結在于,現在不少地方的城雕維護,常都交給保潔公司去打理,而雕塑的維護與保潔,卻有其專業要求:材質不同,保養方式也不同,絕不是擦擦洗洗這么簡單;特別是一些大型的雕塑,還需要專門的設備才能做得到位。因而,保潔公司若是缺乏這方面的人才,就會感到力不從心,甚至有意無意地忽視了精細周全的維護措施。
常顯城雕之美的“文化自覺”,當然不是嘴上說說的一句空話。有專家就直言不諱地提醒道,缺乏相應的雕塑管理部門和地方性的城市雕塑建設管理法規,城市雕塑建設資金匱乏,后期維護和管理不足等問題,恰恰是一些城市的雕塑作品重建不重管、“花無百日紅”的主要緣由和癥結。換句話說,聽到“城雕臟了”的吐槽馬上去清洗,這不難做到,而能不能從根子上來確立一種“文化自覺”的專注意識,才真正檢驗著一座城市內外聯動的“愛美之心”。
值得一提的是,在局部地區和一定范圍,現在關于“城雕臟了”的聲音,往往還是處于一種“民不報官不理”的被動應對。這其實也給了人們一種啟迪,落實“文化自覺”,須有過硬姿態。比如,政府有關部門能否主動而為,邀請熱心市民,建起一支維護城雕美麗的義務“啄木鳥”隊伍?如此一來,其用心用力的管理思維及意志不也昭然若揭了。(司馬童)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寧波 月湖仙子 城雕蒙塵 文化自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