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對有機食品的監管早該自省了
近日,山西省監管部門處理了一例非有機食品虛假宣傳案,該案中的食品經營機構銷售的所謂“有機冷初榨脫蠟亞麻籽油”,其實并沒有獲得有機產品認證證書。2015年,我國投入市場上的有機碼數量達到了15億件,即全國平均每人都可以買到一件有機產品。然而,有機產品的真實性問題成為該行業發展的一大隱患。(6月20日澎湃新聞網)
“有機”這塊牌子,就像當年的“納米”等概念一樣,成了鍍金加價的不二法門。有機成了商機,商機成了玄機——表面看,是認證程序與標準監管的問題;但說到底,還是農業產業化程度不高,市場江湖較為粗放罷了。
消費者對于“有機”的剛需,來自兩個層面:一是環境生態污染后,基于健康底線上的割肉心理。笨雞蛋、有機菜,越土越有吸引力。二是生活條件改善后,對于高端天然食品的客觀需要。在這個意義上,有機菜就像蔬菜里的奢侈品一樣,是質量與身份的象征。據國家認監委統計,2004年,我國頒發有機產品認證證書22張,2014年達11499張,10年間增長了500多倍。數字無可原罪,但如果沒人厘定規矩,結果就像全國人大代表吐槽的,“早市上賣菜的老太太都吆喝著說賣的菜是純綠色、純有機。但你問有機體現在哪里?沒人答得出來。”
早在2013年,有媒體在3·15期間報道過《貴州茅臺釀酒原料“假有機”真相調查》。一時輿論嘩然,撕開了有機食品造假的冰山一角。業內痛斥,“標準是一個次要問題,關鍵是作假太嚴重,而有機食品作假的源頭則是‘假認證,亂發證,缺乏后續跟蹤’。”數年過去,認證只“認錢”、有機成“有玄機”,幾乎成了明規則。加之國內食品溯源體系亟待建立健全,誰又能說得清,在一大溜標榜有機的食品堆里,究竟誰才是李逵、誰又是李鬼?此時,如果市場誠信機制又有待補的缺漏,那么,整個“有機鏈條”上的環環扣扣,無疑都成為尋租蒙人的機會與出口。
據了解,有機產品要求在生產過程中不使用農藥、化肥、除草劑、人工合成激素、轉基因技術等,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且在加工、包裝、貯藏、運輸等全過程遵循相關標準,并有完善的跟蹤和追溯體系。眼下的問題,在于兩個層面:一是認證的前后程序,都難以甄別真偽。發證容易管證難,于是,“有機貼”就像大閘蟹腿上隨便都能綁上的“陽澄湖”標簽,有錢就可以任性貼。二是不少門類產品早就離有機漸行漸遠,農產品的綠色生產與經營是個現實難題。比如有機蜂蜜和有機枸杞由于被頻繁檢出農藥殘留等問題,以及常被不法商販假冒,幾年前均被取消了有機產品認證資格;而有機茶的資格也岌岌可危,因為有機茶中的聯苯菊酯目前檢出率較高。壓根兒就生產不出“有機”產品,又何來滿眼“有機”的綠意?
如同毒跑道一樣,“有機”的標準也是該要自省了。更大的問題是,如果田間地頭已經沒了“有機”的土壤,包裝、倉儲與運輸再“有機”,還有什么用呢?
編輯:劉文俊
關鍵詞:山西 非有機食品虛假宣傳案 有機食品 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