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看待債務風險宜用底線思維

2016年06月17日 10:14 | 作者:楊國英 | 來源:新京報
分享到: 

由于中國經濟對既往增長模式仍存有相當程度的路徑依賴,充分估計債務風險并以嚴謹保守的底線思維加以審視顯得尤為必要。

6月15日,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理事長李揚表示,“中國政府的債務處在可控范圍內,中國有足夠的資財來應對債務風險,不存在債務危機。”根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的研究,截至2015年底,我國全社會杠桿率為249%,地方政府債務率為89.2%,均低于國際警戒線。

當下,我國的債務問題備受關注且爭議較大,而總的來說,憂慮可能遠多于樂觀。實際上,由于中國債務問題客觀上的復雜性,對這一問題的分析多是估計,因此以嚴謹、保守的底線思維加以審視也許是較為合宜的。

底線思維,就是要考慮到最壞的情況。首先,債務問題不是孤立的。當下中國經濟處于風險高發期,這體現在經濟、金融各種相關指標的全面疲弱,而危機的發生,可能是由任何一個環節所觸發。因此,對債務問題的謹慎評估、積極化解,將有助于為經濟政策提供更大的回旋余地。

其二,在經濟疲軟的現狀下,債務風險的堆積實際呈現出加速之勢。這種狀況的出現,需要我們以動態的觀念考慮債務問題,以增強處置該問題的緊迫感。2008年至今,尤其是2015年以來,我國債務杠桿率呈加速上升之勢,而與此同時,近期民間投資的增速則持續低迷。尤其需要注意的是,一直以來,居民儲蓄率較高都是我們看淡整體債務問題的重要理由,不過,雖然一個國家合理的債務水平與居民儲蓄率的確關系密切,但隨著車貸、房貸以及其他消費信貸的快速增長,我國居民負債率的加速上漲幾乎是毋庸置疑的事情。

其三,我國債務狀況復雜,透明度有限,因此,對可能存在的債務黑洞以及黑天鵝事件的出現應有充分準備。目前對杠桿率的統計,依據只是已知的數據,而鑒于經濟高速增長時期可能遺留下了一些金融監管過于寬松導致的債務問題,以及政府債務、商業銀行潛在壞賬的相對復雜和不透明,全面排查債務水平可能是有難度的。在這種情況下,審慎看待和估計債務風險是非常重要的。

實際上,對于我們如何正確看待債務問題,去年的股市震蕩提供了很好的借鑒。對杠桿風險的估計不足,是去年股市動蕩發生的主要原因,這也正是我們當下看待債務問題時所需要避免的。去年的股市動蕩至少對我們有一點啟發,即對風險因素的充分重視和全面排查,并納入監管的視野,是真正做好債務風險管理的第一步。

“權威人士”在《人民日報》的訪談中警告,高杠桿控制不好就會引發系統性金融危機。危機總是不期而至,而估計不足將導致決策失準,考慮到當下的中國經濟對既往增長模式仍存有相當程度的路徑依賴,充分估計債務風險并把握化解風險的窗口期就顯得尤為必要。楊國英(學者)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債務風險 底線思維

更多

更多

久草日韩精品暖暖的在线视频,精品国产综合色在线,极品少妇粉嫩小泬精品视频,青青热久免费精品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不卡福利 | 天天天天香蕉线视频国产 | 亚洲天天综合网久久 | 在线看片免费不卡人成视频 | 日本入室强伦姧bd在线观看 | 在线看国产精品黄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