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金融產品復雜”背后是行業失范
金融產品過于復雜,實際上是金融機構出于規避監管、實現高利潤等目的而表現出的自然傾向。
6月12日,在2016陸家嘴金融論壇上,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院長吳曉靈表示,“我們的金融產品非常復雜,金融專業人士都弄不明白”。
金融的虛擬性,金融行業本身較高的專業度,以及我國金融業發展的成熟度尚且不高,都決定了金融的相對復雜性,也決定了金融不可能成為街談巷議的對象。不過,普通人覺得金融復雜還情有可原,連專業人士都認為金融產品復雜,可能需要另當別論。
應該說,金融產品過于復雜,是金融行業失范的一種外在表現。這種現象來源于金融機構等擁有較大話語權的市場參與者,其利益沖動缺少監管、約束,導致金融產品與金融創新和實體經濟的真實需求相去甚遠。
金融行業有自己的利益訴求,而其話語實力則不容忽視。眾所周知,金融應該為實體經濟服務,這是金融存在的根本價值,也是金融行業發展最重要的指向。然而真實的情況是,金融機器并不僅僅為實體經濟的需求所驅動,金融行業的發展,也必然涉及部門利益的博弈,而且金融機構在博弈中的位置并不弱勢——中國500強的企業中,29家金融公司的利潤占比過半。值得一提的是,金融業的高利潤并不是中國特色,2007年,也就是美國次貸危機爆發的當年,美國金融業利潤約占全美公司利潤的40%。
應該說,金融行業的高利潤,既是其話語強勢的結果,也是其話語強勢的原因,而金融產品過于復雜,實際上是金融機構出于規避監管、實現高利潤等目的,而表現出的自然傾向。與充分競爭行業的公司不同,金融機構的高利潤,主要是由壟斷性質(資本高度密集的結果)帶來的,而作為直接進行利益再分配的工具,金融行業也更容易受到權勢部門、逐利資本的強勢介入。當利益沖動與監管規則相互抵觸,以“金融創新”的名義使金融產品更加復雜就成了規避監管的自然選擇。
當然,金融產品過于復雜,并非不可以從金融創新的角度來觀察,而在這個角度上,其所反映的則是金融創新的形式化。從根本上講,金融創新是一種市場行為,而當行政對市場的干預過度或不當,或者市場的監管部門不能有效、正確地行使其監管職能,所謂的金融創新就容易流于形式,這種情況帶來的一個結果,就是金融產品的復雜化表面上看像是金融創新,但卻不能滿足市場、特別是實體經濟的真實需求。
金融產品過于復雜,對金融風險的管控提出了挑戰。從美國經驗看,無論是20世紀30年代由股市崩盤引發的大蕭條,還是2008年由次貸危機引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均始于金融危機,這充分說明了管控金融風險的重要性。與此同時,金融在現代社會的重要性與日俱增,美國的次貸危機以及去年我國的股市動蕩,都暴露出了一些金融產品過于復雜而又疏于監管的問題,這需要引起我們的警惕。
高效的金融市場需要順暢的金融機制,而過于復雜的金融產品必然反映著金融市場的扭曲。就我國而言,只有為金融監管賦能,以真正的監管取代行政調控,給市場更多的自主權,才能理順機制,還原金融本來的簡單。
編輯:薛曉鈺
關鍵詞:金融產品 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