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湖南省政協開展推動生態補償脫貧專項調研
貧困林農期盼與政策資金對接
翻山越嶺,走村入戶,傾聽林區百姓的心聲,了解龍頭企業的迷惑,探討貧困村脫貧思路……
5月中旬,在省政協副主席孫建國的帶領下,省政協人口資源環境委員會組織各級政協委員赴永州調研“推動生態補償脫貧”工作。
如何為保護一方山水的貧困百姓打開一扇脫貧致富的窗戶,委員們遍尋良方。
趙生富們的期盼
得到更多的生態補償金,一直是53歲的林農趙生富多年的希望。他家有60畝林地,其中40畝公益林可以獲取國家補貼。
趙生富所在的新田縣門樓下瑤族鄉花田村,位于新田縣金陵水庫和兩江口水庫之間,是福音山國家森林公園核心景區。2015年,森林公園實行全面封山育林,而兩個水庫又是新田縣一級飲用水源重點保護區,全村被確定為禽畜禁養地帶。
“如今,我還有9個月的米錢沒有來源?!壁w生富向省政協調研組說起了自己的苦衷:每畝公益林國家補貼14.5元,全家一年共得補償資金580元,就算買2元一斤的大米,補償金也只夠買3個月的米。
趙生富說,林區村民吃米完全靠買。2004年,一場洪水把山里的稻田沖毀后,村里人平就只有一分多田,只能用來種蔬菜、紅薯和大豆等作物。
“我們林區投資投勞種樹,就是為了養家糊口,現在20畝非公益林也不準砍伐了,又不準養豬養雞鴨,沒有任何補貼,叫我怎么有飯吃?”趙生富坦言。
“我希望每畝公益林能補償300元?!壁w生富并非信口開河,他給湘聲報記者算了一筆賬:在林地上種植杉樹,20年后每畝可產原木8立方米,價值8000元,扣除2000元成本,每畝每年可得300元純利。
在關上砍伐林木的大門后,趙生富們期盼政府能把生態補償金的窗戶開得更大一些。
多項資金無法直補林農
15年前,國家就吹響了生態保護的行動號角:趙生富現在所得的每畝14.5元的公益林補償,就起源于2001年國家對生態公益林每畝3.5元的補償。
“趙生富的貧困不是國家對公益林的保護造成的,但越來越嚴格的工業禁入、森林禁伐、礦產禁采、干流禁漁、畜禽禁養,確實加劇了永州核心林區和水源地人民貧困的狀況?!闭{研組成員認為,生態保護不是造成村民們貧困的根本原因,補償標準也將越來越高,但提高到一畝300元,還是不太現實。
據了解,目前五大類生態補償資金中,跟趙生富相關的有兩類:公益林生態補償金和國家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財政轉移支付。
2015年,新田縣享受到的國家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財政轉移支付達6154萬元,但國家對該資金的使用有明確規定:“重點用于環境保護以及涉及民生的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并不能直接補貼給農戶,也極少用于開展特色產業扶貧。
事實上,國家還有一大批類似的資金,比如鞏固退耕還林成果以及防護林建設資金、湘江沿岸畜禽養殖退出扶持資金、垃圾污水處理、尾礦治理等10多項資金。但這些資金很難直接補貼到林農身上。
而始于1999年的退耕還林工程,更是迄今為止我國政策性最強、投資量最大、涉及面最廣、群眾參與程度最高的一項生態建設工程,僅中央投入的工程資金就超過4300多億元,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生態建設工程。
顯然,國家有相關政策和資金補償,但對趙生富們而言,他們更關注有多少錢可以直接改善他們的貧困狀況。
一邊是國家對生態建設的日益重視和大量投入,一邊是趙生富們的貧困現狀和良好愿望,雙方的成功對接,尤為迫切。
編輯:吳靜怡
關鍵詞:湖南省政協 生態補償脫貧 林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