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黨派·聲音>高層動態 高層動態
中國科協召開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 韓啟德作報告
各位代表,同志們!
我們正處于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關鍵時期。在日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創新發展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關頭,我們比任何時候都需要發揮科技創新的重要作用。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創新驅動發展,建設世界科技強國,實現民族復興,首要是科技工作者的天賦人責!
縱觀當今世界,科技浪潮風起云涌,學科領域發展千帆競進、百舸爭流,不斷形成具有根本性的群體性突破。宇宙演化、粒子奧秘、生命起源、意識之謎等重大科學領域的探索日漸深化,不斷開辟人類認知世界、認識自身的新視野。學科間交叉融合的廣度深度前所未有,跨界創新、商業模式創新層出不窮,引發科研范式和創新模式的重大變化,為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的孕育興起持續注入強勁動力。蓄勢待發的變革浪潮,正加速推動人類社會生產力新的飛躍發展,重塑國家發展和綜合國力競爭的動能和格局。創新強則國富強,創新競爭根本上成為人才之爭、體系之爭。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潮流恰與我國發展動力轉換和經濟轉型升級同頻共振,為我們開啟了一個重要的戰略窗口期,機遇難得、形勢逼人。能否積極順應和有效駕馭這次潮流,乘勢而上,攸關國家興衰未來,決定著我國在未來世界新格局中的戰略主動。必須清醒地看到,我國雖已成為科技大國,但同建成創新型國家、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宏偉目標相比,我國發展還面臨重大科技瓶頸,關鍵領域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格局沒有從根本上改變,科技基礎仍然薄弱,科技創新能力特別是原創能力還有很大差距,大個頭經濟中存在的“阿喀琉斯之踵”已成為我國發展的心頭之憂,創造新產業、引領未來發展的科技儲備遠遠不夠,產業還處于全球價值鏈中低端,事關國家安全和產業競爭的核心技術自給不足成為供給側的最大短板。在攸關民族未來命運的歷史關頭,我們決不可重蹈曾與多次科技和產業變革失之交臂、痛失發展機遇的歷史覆轍!
經過長期的努力奮斗,我國的科技事業快速發展,在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戰略高技術等關系國家安全和綜合國力競爭的眾多領域不斷取得重大突破,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發展、民生改善的支撐作用不斷增強,一些領域實現了由跟跑向并跑甚至領跑的轉變,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已突破8100萬,科技體制改革深入推進,創新創業環境不斷改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奠定了我們在新的歷史起點上創新發展的強大基礎。特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高瞻遠矚,科學把握世界發展大勢,以強大的創新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鮮明提出五大發展理念,把創新發展擺在首位,把創新作為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人才資源作為支撐發展的第一資源,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頂層設計創新驅動發展,繪就了新時期建成創新型國家、向世界科技強國目標邁進的宏偉藍圖。這是黨中央對國家發展和民族復興的歷史宣言,是賦予廣大科技工作者的千鈞重任!
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塑造更多依靠創新驅動、更多發揮先發優勢的引領性發展,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次深刻變革,是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然選擇,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必由之路。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大科技工作者賦予重任、寄予厚望。我們必須以強大的歷史擔當,緊緊抓住新一輪科技和產業變革的歷史機遇,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己任,勇立創新變革的時代潮頭,瞄準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目標,堅定敢為天下先的志向,堅持走中國特色自主創新道路,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加快各領域科技創新,在獨創獨有上下功夫,在重要科技領域躋身世界領先行列,掌握全球科技競爭先機。聚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破解創新發展科技難題,加強科技供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自覺肩負起第一動力和第一資源作用,攻堅克難、創新爭先,努力當好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排頭兵,在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奮力奪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勝利,為建成創新型國家、向世界科技強國邁進建功立業!
編輯:秦云
關鍵詞:韓啟德 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